關于脊柱腫瘤,相信一提起此病,人們就會感到恐懼畢竟這是一種危害性較強且治療起來較為困難的疾病。專家介紹,既然此病如此可怕,那么,脊柱腫瘤怎么確診?下面,我們就來聽聽專家的講解吧。
脊柱腫瘤怎么確診
脊柱腫瘤檢查手段的進步首先來自影像學檢查的快速發展。目前最先進的檢查方法是PET-C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 computed tomography,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CT)。PET-CT將全身腫瘤顯像與CT有機的結合,能夠早期發現腫瘤的原發病灶和轉移灶,尤其適用于轉移癌的診斷。在發達國家,PET-CT成為評估脊柱腫瘤(尤其是脊柱轉移瘤)的標準檢查手段之一。也有學者認為全身MRI更佳。兩者有互補性,其共同缺點是價格高昂。
當前確診脊柱腫瘤仍需遵從三結合的原則:臨床、影像學檢查和病理。影像學主要提供腫瘤的定位與分布、明確腫瘤與周邊解剖結構的關系、初步分析腫瘤的性質。僅有很少的脊柱腫瘤有特征性的表現(如骨樣骨瘤);僅憑影像學,往往難以準確估計大多數腫瘤的病理性質。例如,臨床上可將脊索瘤誤診為神經纖維瘤、結核、血管瘤等。一些醫師未經術前病理活檢就匆忙,術后才發現是脊索瘤。即便是脊柱腫瘤專家,也難免有誤診的情況。
單純憑借臨床經驗導致的誤診、誤治將給患者的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誤診為惡性腫瘤,將良性腫瘤行大規模的根治手術,患者將無謂地經受巨大的創傷和風險;反之,如誤診為良性腫瘤,惡性腫瘤僅行腫瘤部分切除或刮除術,將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和生存質量。因此術前獲得病理診斷對于明確腫瘤性質、決定手術規模極其重要。
術前病理診斷主要是依靠穿刺活檢。劉曉光等報告了352例脊柱病變的穿刺活檢研究,其中333例獲得明確病理診斷,活檢陽性率94.60%,無神經損傷等并發癥;其中手術137例, 手術與穿刺標本的病理檢查結果符合率95.62%[4]。目前國內術前穿刺活檢尚未廣泛開展(因為耗時且收費低),且病理結果耗時過長(一般需1-2周)。這給患者及臨床工作者都帶來極大的不便,急待改進。對于良性表現的、較小的和癥狀性的病變(如骨樣骨瘤),直接切除活檢通常是可行的。
脊柱腫瘤怎么確診?無論是什么疾病,其總會有較好的一種診斷方法來對患者的病癥進行判斷。上文所講的是關于脊柱腫瘤的常見診斷措施有哪些的相關介紹,您在閱讀之后, 是否對其診斷方法掌握了呢?最后,我們祝您早一點擺脫疾病所帶來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