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結石以草酸鈣為最多,約占尿道結石患者的80%。有個別地區,尿酸鹽結石也占有一定比例。這些結石多在酸性尿液環境中形成。磷酸鈣結石則在堿性尿液環境中形成。根據分析結石成分確定其性質,從而有意識地改變尿液的酸堿環境,對于預防結石的形成及在治療結石病中均有著重要意義。
日常生活中預防尿結石的有效措施:
1、多飲水
多飲水可增加尿量,稀釋尿中的結晶,使其容易排出體外。同時,即使已形成的細小結石也可及早把它從尿中沖刷出去。最好每天飲水2500毫升以上,維持尿色清淡。如果當地的水源含鈣量較高的話更應該注意先經軟化后再飲用。最好飲用磁化水。
2、注意營養和膳食
不要大吃大喝、限制超量營養。高蛋白、高糖和高脂肪飲食會增加形成的危險性。平時應多吃些粗糧和素食。結石患者結石治愈以后,對于草酸鹽結石患者,為了預防結石復發應避免吃含草酸較高的食物,如菠菜、香菇、土豆、栗子、濃紅茶、咖啡、巧克力、西紅柿、草莓、柿子、楊梅等;如果是尿酸鹽的患者,應注意盡量少吃含尿酸較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海產品紅茶、咖啡巧克力和花生等;磷酸鈣結石的患者應少食含鈣較多的食物,如牛乳等。
3、預防和治療泌尿系統感染
泌尿系統感染是尿石形成的主要局部因素,并直接關系到尿石癥的防治效果。由變形桿菌、葡萄球菌和鏈球菌造成的尿路感染最易誘發結石。這些細菌能將尿素分解為氨,使尿變為堿性,因而尿酸鹽易于沉淀而形成結石。同時細菌及其引起的膿塊。
4、增加活動量
長期不活動,可增加尿沉淀機會而易形成結石。適當增加活動量,對未患結石和已有結石的人都有益處。活動項目可選跑步、跳躍、跳繩、上下樓梯等。長期臥床或已癱瘓病人,應鼓勵多活動,或勤翻身,以減少骨質脫鈣,增進尿流通暢。
5、改變尿石形成環境
根據分析,尿石以草酸鈣為最多,約占 80%。有個別地區,尿酸鹽結石也不少。這些結石多在酸性尿液環境中形成。磷酸鈣結石(約占9%)則在堿性尿液環境中形成。所以,根據分析結石成分,確定其性質,從而有意識地改變尿液的酸堿環境,對于預防結石的形成及在治療結石病中均有著重要意義。
溫馨提示:有關研究表明,晚餐太晚可大大地增加尿路結石的發病率。這是因為人體排鈣高峰期是在進餐后4至5小時,如果晚餐吃得過晚或經常吃夜宵,當排鈣高峰到來時,人們已經上床睡覺,尿液不能及時排出,尿中大量的鈣就會沉積下來,久之就會形成結石。因此建議晚餐最佳時間應在下午6時左右,且要盡量少吃夜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