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婦女的勞動保護
過度的負重作用及體姿用力是子宮脫垂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強婦女的勞動保護,是預防和減少子宮脫垂的可靠保證。
做好青春期保健
女子在12~18歲間稱為青春期。由于青春期卵巢及女性生殖器官尚未完全發育成熟,容易受外界和內在環境的影響而發生各種疾病從而影響女子的正常發育和生殖功能。發育不良的女子,其肌肉虛弱,韌帶張力較差,往往伴有腹壁松弛而無力稱無力型體格。該類人通常伴有內臟器官下垂(如腎下垂、胃下垂等)如果由于某些原因而使腹內壓力增加,就容易發生子宮脫垂。因此,做好青春期保健,對保證婦女身體健康及正常發育、預防子宮脫垂的發生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注意月經期保健
月經期雖屬生育期婦女的一種生理現象,但是,婦女在月經期間大腦皮質興奮性降低。加之,受內分泌的影響而盆腔充血,故全身及局部抵抗力都降低。如不注意月經期保健,容易引起婦女各種急慢性疾病,影響婦女身體健康。特別是婦女在月經期間受到冷的刺激(主要是冷水),容易引起卵巢功能紊亂而導致月經失調,甚至閉經。閉經時,由于卵巢功能減退,雌激素分泌少,致使盆腔支持組織張力減退,容易發生子宮脫垂,因此,加強月經期保健,對預防子宮脫垂的發生也有很大的意義。
做好孕期保健
做好婦女的孕期保健,及時發現并糾正胎位異常,防止發生胎位性難產,也是預防子宮脫垂的重要措施之一。
正確處理分娩各產程
分娩損傷是子宮脫垂的重要病因。產程愈長,子宮脫垂的發病率愈高,這是與支持子宮的懸吊裝置和盆底軟組織遭受損傷的機會較大有關。第一次分娩時所造成的損傷更是關鍵。在子宮脫垂患者中,第一胎產后發病者最高,約占30%。因此正確處理分娩各產程,防止產傷,是預防子宮脫垂的最重要環節。
做好產褥期保健
產婦從胎盤娩出后至生殖器官恢復到非妊娠狀態,一般需6~8周,這段恢復過程稱產褥期。在產褥期中,婦女的解剖和生理變化均較大,該期若未引起重視,最容易發生子宮脫垂。因此,認真做好產褥期保健,對預防子宮脫垂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做好哺乳期保健
哺乳期間卵巢功能下降。尤其產后長期哺乳,可因卵巢功能長期處于低落狀態而導致子宮萎縮,子宮的支持結構和懸吊裝置松弛無力,盆底肌肉的張力和彈性減退,在這種情況下,如遇到增加腹壓或體姿用力等外因條件,均可誘發子宮脫垂。哺乳期在1年以內者,子宮脫垂患者僅占9%以下,而哺乳期在1年以上者,占90%以上。說明哺乳期在1年以上者,子宮脫垂的發病率顯著升高。另外發現,婦女在哺乳期承受腹壓后,子宮位置下降較非哺乳期明顯,因此,切實做好婦女哺乳期保健,是預防子宮脫垂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