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的癥狀
橋本甲狀腺炎是甲狀腺炎最常見類型, 近年有增加趨勢,90%以上為女性,男性發病年齡晚于女性。女性30-50歲高發,其他年齡階段也有發病。發病常有甲狀腺疾病家族史,有時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病起病隱襲,常不被察覺。有時查體時偶然發現,或出現甲減癥狀體征時就診發現。
典型的臨床表現
中老年女性,緩慢起病,病程長,甲狀腺呈現彌漫性腫大、質地硬韌、無痛或輕壓痛、表面光滑、可有結節,局部壓迫和全身癥狀不明顯,偶有咽部不適,甲狀腺功能正?;虍惓?。
從發病到出現甲狀腺功能異常經常要經歷漫長的時間,可以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也可以出現功能亢進,有時還可以出現類似亞急性甲狀腺炎癥的表現,但最終發展為甲狀腺功能減退。
橋本病進展為甲減 速度與許多因素有關,女性為男性5倍,45歲后進展快,初始甲狀腺抗體高和初始TSH升高者進展快。一項隨訪20年的研究顯示,抗體陽性者進展為甲減速度 為每年2.6%,隨訪結束時甲減發生率33%;TSH升高者進展為甲減速度為每年2.1%,甲減發生率為27%。
2.亞急性肉芽腫性甲狀腺炎的癥狀
多見于中年20-50歲女性,女性為男性的3-6倍,發病有季節性和地區性。發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驅癥狀。典型的臨床表現分為甲亢期、過渡期、甲減期和恢復期。甲亢期在發病的第2-6周,是發病的早期,顯著的特點是甲狀腺部位逐漸或驟然疼痛, 轉頭吞咽加重,可有頸后、耳后、甚至同側手臂的放射痛,甲狀腺出現明顯腫大,質硬、壓痛,開始時僅為一側或一側的某部分,不久就會累及兩側,可有結節。伴有發熱、不適、乏力等全身癥狀,有時體溫可達39度以上。
可出現一過性怕熱、心悸、多汗、易激惹等甲亢癥狀,一般50%高峰出現在1周內,持續時 間<2-4周。檢查可有白細胞輕中度增高,ESR 明顯增高,一般40mm/h 以上,甲功五項T3、T4增高,TSH降低,甲狀腺攝碘率降低,出現分離現象。
超聲顯示甲狀腺增大,內部低回聲區域,局部壓痛,邊界模糊,低回聲內血流稀 少,周邊血供豐富。同位素掃描可見圖像殘缺或顯影不均,有時一葉殘缺。
甲狀腺穿刺活檢有特征性多核巨細胞或肉芽腫樣改變。在過渡期和甲減期(中期)上述異 常逐漸減弱,自限性,大多持續數周-數月可緩解,部分不出現甲減,直接進入恢復期。恢復期(晚期)時患者臨床癥狀好轉,甲狀腺腫和結節消失,不遺留后遺 癥。極少數成為永久甲減。整個病程一般持續2-4月,有的持續半年以上,年復發率2%。個別患者一側發生病變接近恢復時期,另外一側又出現病變,造成臨床表現和病變起伏,病程延長。
3.亞急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的癥狀
本病近年發病有增加趨勢,2/3為30-40歲女性。主要表現為輕中度甲亢,可有心悸、怕熱、多汗、乏力,體重下降等。甲狀腺輕度腫大或正常大小,但無內分泌突眼和脛前黏液水腫,缺乏甲狀腺血管雜音。
甲狀腺濾泡破壞,血循環T3、T4升高。血沉正?;蜉p度增高。TGA、TMA在80%產后型和50%散發型中輕中度升高。超聲顯示彌漫性或局灶性低回聲。甲狀腺攝碘率下降。甲狀腺穿刺活檢顯示彌漫性或局灶性淋巴細胞浸潤對本病有診斷價值。甲亢持續時間不超過3 月,之后常繼發甲減,少數成為永久性甲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