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所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導致脊椎退行性病變逐漸變得年輕化,年輕患者的劇增,讓脊椎退行性病變的治療方式的研究變得十分緊迫。在此小編提醒大家,在平常要提高預防意識,勿到病情嚴重時才開始治療。
腰椎退行性變疾病的治療步驟
腰椎退變性疾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退變性腰椎滑脫、腰椎退變性側彎、椎間盤源性腰痛等)的發生率日趨增多,患者的臨床癥狀個體之間差別較大,就診時首要的是要明確診斷。明確的“定性”診斷(是否是腰椎引起的)和“定位”診斷(具體是哪個節段)是制定個體化分級治療措施的基礎。這需要結合病史、查體、必要的影像學檢查(X片、CT、MRI),有時甚至需要肌電圖、椎間盤造影、神經根阻滯、封閉等才能做出準確的診斷。
診斷明確了,在選擇臨床治療措施時需結合患者的病情、綜合考慮各個因素(如年齡、治療目標及經濟、全身情況等),與患者充分溝通,制定個體化的分級治療方案。對于合并有不穩、高位的或復發性椎間盤突出等部分患者,一般行腰椎內固定融合術。上述治療方式我們都已常規開展,關鍵是針對某一個具體病人,根據病情,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保守治療方式
適當休息、加強腰背肌鍛煉、理療、牽引、消炎止痛藥、肌松劑、中藥、靜脈應用脫水藥物、骶管封閉、硬膜外封閉等。
微創
我們治療組目前開展的方式有微創低溫等離子椎間盤髓核成形術、微創椎間盤鏡下椎間盤髓核摘除術、經棘突入路腰椎管減壓術—不需內固定(而常規手術常需切除較多的關節突易造成不穩定而需同時放置內固定);對于部分年齡偏大、癥狀嚴重、合并有嚴重椎管狹窄、側隱窩狹窄失去微創手術機會的患者,可選用小切口手術、或經肌間隙入路手術(減少肌肉剝離)、或非融合手術—動態固定(保留腰椎活動度)。
治療腰椎退行性變的方法
藥物療法
吃藥、打針、貼膏藥都屬于藥物療法,藥物療法主要有消炎消腫、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西醫藥物療法并非治本之法,只能緩解癥狀,暫時減輕病人的痛苦,在病早期或急性期,效果必較明顯。但藥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不宜長期服用。只能起到輔助作用,而中醫可以標本兼治。
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主要用于嚴重影響生活、工作和休息者,經非手術療法無效者。手術改變了人體原有的組織結構,屬于創傷性療法。患者比較痛苦,手術破壞人體組織,造成人體組織結構的改變,容易增加其它組織的病變。所以手術療法只能在不得已時采用,應盡量選用保守療法。
物理療法
按摩推拿、針灸、電療、拔罐、激光、超聲波、石蠟療法等,此類療法主要以消炎止痛、活血化淤為主。
封閉療法
將藥物注射于痛點和神經根周圍稱為封閉療法。主要起到消炎止痛、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
牽引療法
通過力學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原理,對腰椎施加牽引力,拉寬椎間隙從而達到:A、減輕椎間盤壓力,促使椎間盤回納,解除對神經根等組織的刺激和壓迫。B、消除炎癥,促進血液循環。C、解除肌痙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微創療法
微創治療是現在比較常見的腰椎病療法,與傳統手術相比,微創治療有三大優勢:創口小、疼痛小、恢復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