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癥(schizophrenia)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病,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精神分裂癥的終身患病率大概為3.8‰-8.4‰,美國的研究,終身患病率高達13‰;我國1994年調查數據,城市地區患病率7.11‰,農村4.26‰。精神分裂癥病因復雜,尚末完全闡明。多起病于青壯年,表現為感知、思維、情感、意志行為等多方面障礙,精神活動與周圍環境和內心體驗不協調,脫離現實。一般無意識障礙和明顯的智能障礙,可有注意、工作記憶、抽象思維和信息整合等方面認知功能損害。病程多遷延,反復發作,部分患者發生精神活動衰退和不同程度社會功能缺損。
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
一、癥狀標準
確定無疑有下述癥狀中的至少兩項,如癥狀存在可疑或不曲型,則至少需要三項。
(一)聯想障礙:破裂性思維或明噗的思維松馳,或邏輯倒錯性思維,或象片思維,或思維內容貧乏。
(二)妄想:原發生妄想,或妄想內容自相矛盾,或毫無聯系的兩個妄想,或妄想內容變化不定,或妄想內容荒謬離奇。
(三) 情感障礙:情感淡漠,或情感倒錯,或自笑。
(四)幻聽:評論性幻聽或爭議性幻聽,或命令性幻聽,或思維嗚響,或連續幾周以上肥復出現的言語性幻想聽。
(五)行為障礙:緊張綜合征,或幼稚愚蠢行為。
(六)被動體驗或被控制體驗。
(七)內心被揭露體驗(被洞悉感),或思維播散。
(八)思想插入,或思維被撤走,或思維中斷。
二、嚴重程度標準
精神障礙至少造成下述情況之一。
(一)喪失工作(包括家務)和學習能力;
(二)生活不能自理;
(三)無法與患者進行有效的交談;
(四)喪失自知力;
三、病程標準
精神障礙至少持續三個月。
四、排除標準
應排除腦器質性和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及情感性精神言不由衷。篇幅有限不再詳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