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癥是一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壯年,常有感知、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和精神活動的不協調。診斷精神分裂癥的有效方法就是通過精神分裂癥的癥狀判斷出來,那么,常見的哪些癥狀可以診斷出患有精神分裂癥呢?
癥狀一:早期癥狀
緩慢起病居多,以時隱時現、內容不固定的性格改變和類神經癥癥狀最為常見,還可表現為強迫狀態或人格解體。亞急性起病時常呈抑郁、強迫狀態或疑病觀念,繼之產生妄想性體驗。急性起病者往往突然出現興奮躁動、沖動毀物、行為反常、恐懼不安、困惑迷茫或伴有意識障礙。
癥狀二:特征性癥狀
以精神活動脫離現實,與周圍環境不協調,思維、情感、意志活動之間互不配合為特征。
癥狀三:幻覺
以言語性幻聽最常見,病人聽見兩個或幾個聲音在談論自己或以第三人稱評論自己(爭議性或評論性幻聽),對病人發出指令(命令性幻聽),聲音講出了病人當時的想法(思維鳴響)。
癥狀四:妄想
以被害、關系和影響妄想最常見。發生于已有的精神障礙的背景上的稱繼發性妄想;妄想知覺、妄想心境、妄想回憶等均為原發性妄想,常突然發生,找不到心理上的原因,一旦出現即深信不移。
癥狀五:其他常見癥狀
有感知綜合障礙或人格解體、緊張性木僵、臘樣屈曲、模仿言語、模仿行為或精神運動性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