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癥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極大的危害,它的治療非常困難,至今醫學界仍然沒有一種有效的治療法。精神分裂癥的癥狀具有多樣性的特點,有些癥狀不具有典型性和特有性,而與其他某些精神類疾病非常相似。因此,此時通過癥狀診斷很可能發生誤診,給患者的治療帶來很大的困難。
那么,一般情況下精神分裂癥都容易誤診為哪些病呢?
第一、神經性衰弱
神經衰弱是一種常見的神經性疾病,多發于中老年人身上。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身體乏力、精神萎靡、睡眠質量差、多夢、易醒、夢驚等,這些癥狀同時也是精神分裂癥的癥狀。因此,遇到此類癥狀的患者時,醫生先不要急于下結論,仔細觀察和詢問其病況,對其癥狀要進行一個更全面的了解,有一個整體觀念。如果管中窺豹、斷章取義,必然會造成誤診,耽誤了病人的治療,給病人帶來一種變相的傷害。
第二、抑郁癥
抑郁癥是近年來高發的一種精神類疾病,抑郁癥的死亡率非常高,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精神和身體傷害。抑郁癥的典型癥狀有,患者情緒低落、精神狀態極差、悲觀失望、對生活失去希望、有厭世情緒等。這些癥狀與精神分裂癥的某些癥狀也有重合,因此,精神分裂癥也常容易被誤診為抑郁癥。特別是缺乏經驗的年輕醫生,在這種疾病上的誤診率非常高。精神分裂和抑郁癥在用藥和治療方面不同,如果造成誤診,對患者來說非但沒有療效,還會產生更大的身體和精神傷害。
第四、狂躁癥
狂躁癥與精神分裂癥也是兩類相互間容易發生誤診的疾病。一部分精神分裂癥患者,表現為高度的狂躁不安、精神亢奮,這與狂躁癥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但是如果僅憑這一點就做出判斷,那么難免會產生誤診。必須從兩者的差異性方面著眼,精神分裂癥情感缺失、喜怒無常、喜歡獨處;而狂躁癥患者在社會交際方面基本不受影響,感情也非常豐富,僅僅是在表現方面有些過度活潑。
所以,醫生在診斷時務必要全面掌握癥狀方面的信息,把誤診率降到最低點,做到對患者負責、對自身負責。另外,還有偏執型精神障礙和軀體性精神障礙,也是與精神分裂癥有很多共同點的疾病。醫生在診斷時,應特別予以注意。
上述三類精神類疾病容易被誤診為精神分裂,而一旦誤診,不僅會耽誤治療時機,還將給患者的身心帶來不可估量的傷害。因此,醫生在診治精神類疾病的時候,一定要做到全面、細致、負責,真正做到為患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