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是一種常見的尿路感染性疾病,約占尿路感染總數的50%~70%,膀胱炎可遷延成慢性,反復發作。臨床以尿頻、尿急、尿痛為主要表現,可能有下腹痛、血尿等伴隨癥狀。專家表示,日常生活中不良生活習慣或致膀胱炎,人們應該要對此引起重視。
一、膀胱炎的感染途徑
1、上行性感染
細菌經尿道進入膀胱,這一感染途徑最為常見。女性的尿道短而直,尤其是嬰兒期、新婚期及妊娠期更易發生膀胱炎。泌尿系檢查經尿道腔內操作時細菌帶入膀胱,留置尿管后亦可誘發膀胱炎。
2、下行性感染
繼發于腎臟的感染,細菌隨尿液經輸尿管進入膀胱。
3、致病菌
膀胱的非特異性感染最常見的致病菌是革蘭氏陰性桿菌,約占70%以上,這些細菌包括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產氣桿菌、副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其次為革蘭氏陽性球菌,常見的為葡萄球菌、鏈球菌,霉菌感染較少見。臨床上所見病例不少是由一種細菌以上所致的混合感染。
二、生活中膀胱炎的致病因素
1、不良生活習慣引起膀胱炎
醫院專家指出,不潔性生活或性生活頻繁、共用浴巾、抽煙酗酒、經常食用辛辣食物、久坐等不良生活習慣等都會導致泌尿系感染,從而引起膀胱炎。
2、免疫力下降引起膀胱炎
在自身免疫力下降時,細菌毒力增強,膀胱感染的可能性也增大。正常膀胱對細菌有很強的抵抗力,細菌很難能通過尿路上皮侵入膀胱壁,尿道遠段內的細菌一般也不能進入膀胱,即使進入膀胱,在正常情況下,也隨著尿液的排泄而驅出體外,致使細菌在膀胱內不能停留、繁殖而引起感染。
3、粘膜增生、萎縮引起膀胱炎
肉芽組織形成并有纖維組織增生。膀胱容量減少并發阻塞引起的肌肉肥大,膀胱容量增大甚至有憩室形成等改變,都會引起膀胱炎。
4、常憋尿易誘發膀胱炎
根據最新的研究數據表明,膀胱炎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憋尿,患有這種疾病的女性,要比男性高出8倍之多,這種疾病典型體現在,尿頻、尿急、尿血等,有的時候下腹疼痛,憋尿的后果不容忽視。
專家介紹,女性尿道比男性短,通常只有7cm左右,被尿液撐漲后更短,細菌容易進入,也使尿道粘膜分泌殺菌物質的功能減退。長期憋尿會讓細菌在尿道滋生,沒有尿液的沖洗,細菌逆行至膀胱造成急性炎癥。特別是感冒或身體抵抗力差的人群,更容易患病。
溫馨提示:膀胱炎急性期尿頻、尿急比較明顯,如不及時治療,一旦轉為慢性治療難度將會增加,而且慢性膀胱炎會危害到其它生殖器官,造成例如前列腺炎、尿道炎、精囊炎等炎癥感染,久治不愈者會對生育能力產生影響。因此提醒患者還需早發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