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角也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皮角表現為龜頭上長出火柴棒或筷子粗細的牛角狀凸起,呈褐色或棕灰色,質地堅硬。據認為,是在龜頭炎癥的基礎上表皮角質細胞增生形成的贅生物。皮角被認為是一種癌前病變。
皮角是一局限性、錐形角質增生性損害,其高度往往大于橫徑,多在其他皮膚病的基礎上發生,如脂溢性角化病、倒置性毛囊角化病等。本病屬癌前病變。皮角最常發于面部和頭皮,也可見于手,龜頭和眼瞼。損害為單發或多發,大小不等,直徑約2~30mm,小如黃豆,大似羊角,有的微彎成弧狀或呈筆直或不規則形,有時可分支,呈鹿角狀,角表面光滑或粗糙,基底硬,呈膚色、淡黃至黑褐色。
損害絕大多數為良性,50%~60%皮損發生于脂溢性角化病,尋常疣。血管瘤或外毛根鞘瘤的基礎上;20%~30%發生于癌前期角化病的基礎上,20%發生于鱗狀細胞癌或基底細胞癌的基礎上。
皮損為皮膚色、黃或灰白色角質性隆起,呈角狀或釘狀2~60mm長,有時分為數個鹿角狀隆起,其基底通常發紅,較末端粗。好發于顏面和頭部,亦見于手、陰莖和眼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