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最常見的腱鞘炎,好發于長期、快速、用力使用手指和腕部的中老年婦女、輕工業工人和管弦樂器演奏家等。在手指常發生屈肌腱鞘炎,又稱彈響指或扳機指;拇指為拇長屈肌腱鞘炎,又稱彈響拇;在腕部為拇長展肌和拇短伸肌腱鞘炎,又稱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或deQuervain病。
病因手指長期快速活動,如織毛衣、管弦樂的練習或演奏等;手指長期用力活動,如洗衣、書寫文稿、打字機、電腦操作等慢性勞損是主要病因。如患者本身有先天性肌腱異常(小兒拇長屈肌腱鞘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產后、病后虛弱無力等更易發生本病。
病理狹窄性腱鞘炎并非單純腱鞘的損傷性炎癥,肌腱和腱鞘均有水腫、增生、粘連和變性。腱鞘的水腫和增生使“骨一纖維隧道”狹窄,進而壓迫本已水腫的肌腱,在環狀韌帶區腱鞘腔特別狹窄而堅韌,故使水腫的肌腱被壓成葫蘆狀,阻礙肌腱的滑動。如用力伸屈手指,葫蘆狀膨大部在環狀韌帶處強行擠過,就產生彈撥動作和響聲,并伴有疼痛,故稱彈響指。
臨床表現
(一)彈晌指和彈響拇起病緩慢
初時,晨起指發僵、疼痛,緩慢活動后即消失。隨病程延長逐漸出現彈響伴明顯疼痛,嚴重者患指屈曲,不敢活動。各手指發病的頻度依次為中、環指最多,示、拇指次之,小指最少?;颊呤鐾闯T诮鼈戎竼栮P節,而不在掌指關節。體檢時可在遠側掌橫紋處捫及黃豆大小的痛性結節,屈伸患指該結節隨屈肌腱上、下移動,或出現彈撥現象,并感到彈響即發生于此處小兒拇長屈肌腱鞘炎常為雙側性,表現為拇指屈伸時發生彈響,或指間關節交鎖于屈曲位。掌指關節皮下可捫及痛性結節。細心家長可在出生后數月內發現,有的則在3~4歲才注意到。
(二)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腕關節橈側疼痛,逐漸加重,無力提物
檢查時皮膚無炎癥。在橈骨莖突表面或其遠側有局限性壓痛,有時可捫及痛性結節。握拳尺偏腕關節時,橈骨莖突處出現疼痛,稱為Finkelstein試驗陽性。
治療
1、局部制動和腱鞘內注射醋酸潑尼松龍或得寶松有很好療效
但注射一定要準確,注入支下則無效,一旦注入橈動脈淺支,則有橈側三個手血管痙攣或栓塞導致指端壞死可能。
2、如非手術治療無效,可考慮行狹窄的腱鞘切除術
局麻,在痛性結節處作一小切口。切皮膚后鈍性分離,注意牽開兩側的皮神經和血管,充分暴露腱鞘。此時被動活動病人手指,即可見到膨大的結節在腱鞘狹窄處上、下移動。認準腱鞘狹窄增厚范圍,用小尖刀從一側切開該處腱鞘,再用小剪刀剪去狹窄腱鞘的兩側及前壁,以達到徹底解除狹窄。如僅行狹窄處切開,有時會發生再粘連而癥狀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