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疾病介紹
甲狀腺疾病主要分為內科治療的甲狀腺疾病和外科治療的甲狀腺疾病兩大類。內科治療的甲狀腺疾病主要包括甲狀腺功能亢進癥(俗稱甲亢)和甲狀腺炎癥 (包括急性、亞急性和慢性甲狀腺炎癥)。外科治療的甲狀腺疾病包括甲狀腺腫和甲狀腺腫瘤。兩者的主要區別是內科治療的甲狀腺疾病甲狀腺功能檢查有異常,而外科治療的甲狀腺疾病甲狀腺功能檢查都正常。但兩者并不是絕對孤立的,兩者之間也可以相互轉變,特別是內科性的甲狀腺疾病也可能需要外科治療。本文主要對四類甲狀腺疾病甲狀腺腫、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甲狀腺炎癥、甲狀腺腫瘤進行介紹。
甲狀腺疾病甲狀腺惡性腫瘤
1、疾病分類
分為分化型甲狀腺癌包括甲狀腺乳頭狀癌和甲狀腺濾泡狀癌,低分化型甲狀腺癌如髓樣癌和未分化型甲狀腺癌。目前,甲狀腺癌的發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趨勢。
2、發病原因
甲狀腺癌的病因不是十分明確,可能與飲食因素(高碘或缺碘飲食),發射線接觸史,雌激素分泌增加,遺傳因素,或其它甲狀腺良性疾病如結節性甲狀腺腫、甲亢、甲狀腺腺瘤特別是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演變而來。
3、臨床表現
分化型甲狀腺癌以女性多見,常見年齡30-60歲。分化型甲狀腺癌發展緩慢,病人可發現頸部有逐漸增大的無痛性腫塊,被自己或體檢無意中發現,或在B超等檢查時發現。體檢癌腫多質硬,表面或可光滑,邊界或可清楚。如果癌腫局限在甲狀腺體內,則可隨吞咽上下活動;若已侵犯氣管或鄰近組織,則較為固定。
4、輔助檢查
甲狀腺功能檢查多正常,但如果是由其他疾病如甲亢或橋本氏甲狀腺炎轉變而來,則有相應的甲狀腺功能異常。B超對分化型甲狀腺癌的診斷非常有幫助。分化型甲狀腺癌在B超中大多數為實質性腫塊,但部分也可為以實質成分為主的混合性腫塊。甲狀腺乳頭狀癌在B超中多呈低或極低回聲,實質內可出現微小鈣化,腫塊的形態可異常呈垂直位或豎立狀,腫塊周邊血供豐富。甲狀腺濾泡狀癌在 B超中多為非常均質的高回聲腫塊,血供豐富。而腫塊的大小,邊界是否清楚,形態是否規則并不是判斷腫塊是否是惡性的重要指標。現在術前在B超定位下對懷疑惡性的腫塊行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FNA),可對甲狀腺癌進一步明確診斷。
一般分化型甲狀腺癌在同位素掃描中多呈冷結節。如果分化型甲狀腺癌懷疑有淋巴結轉移或和周圍器官如氣管和食管有侵犯,可以通過CT檢查來了解淋巴結轉移的范圍和對氣管、食管等器官侵犯的程度,以利手術方案的制定。
甲狀腺疾病所屬分類
甲亢
甲亢也就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簡稱,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所至的一組常見內分泌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多食、消瘦、畏熱、多汗、心悸、激動等高代謝癥候群,以及不同程度的甲狀腺腫大和眼突、手顫、頸部血管雜音等為特征,嚴重的可出現甲亢危相、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甲亢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按病因分為原發性甲亢(突眼性甲狀腺腫),繼發性甲亢,高功能腺瘤。甲亢是什么病?原發性甲亢最為常見,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繼發性甲亢較少見,由結節性甲狀腺腫轉變而來。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是一種較難治愈的疑難雜癥,雖不是頑癥,但由于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而引起的高代謝疾病。
甲亢病患者早期易激動、精神過敏、舌和二手平舉向前伸出時有細震顫、多言多動、失眠緊張、思想不集中、焦慮煩躁、多猜疑等,眼病一向是甲亢的三大臨床表現之一。比如眼部有異物感、畏光、愛流淚、視力模糊或眼眶發脹都是甲亢眼病的典型表現。
當這些甲亢病的早期癥狀出現時,很多人都習慣按照其它病癥來治療,殊不知有些時候這些癥狀的病根卻是在甲狀腺。另外該病早期被誤診為其他疾病的比率竟然高達60%。
甲減
甲減是一種常見的甲狀腺疾病,隨著甲狀腺疾病的增多,患甲減的人也越多了,可是很多人卻不是很了解甲減,甲減對人體的傷害是比較大的,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視。
專家告誡我們,有的人經常會感覺到全身疲憊乏力,以及記憶力下降,聲音也會變的嘶啞。這些癥狀沒有引起患者的注意,誤認為是自己感冒了。會自行吃一些感冒藥以為就會好了,但是很多時候事實不是這樣的,這可能就是甲減的早期癥狀。
目前甲減是一種發病率非常的高的內分泌疾病,甲減也就是甲狀腺功能減退癥。主要是因為機體內的甲狀腺激素缺乏,導致機體的代謝活動就會下降從而引起的臨床綜合癥,會影響人的大腦以及身體的生長和發育。如果小孩患了甲減,對身體和大腦的影響會更大。有些小孩就因為得了甲減,智力就會下降,對學習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個子也不會長高。這些對于孩子來說失非常不利的。
甲減病情比較輕的患者臨床的癥狀就不會特別的明顯,然而嚴重的患者可能會出現粘液性的水腫,比如說:粘液性水腫面容,患者的表情會比較冷淡,反應也很遲鈍,皮膚會變得粗糙,眼瞼以及臉面會出現浮腫,睜眼費力,毛發也會比較稀疏而且會脫落,患者的聲音出現嘶啞,食欲減退怕冷等等的癥狀出現。
甲減還會影響到生育,因為男性患者會出現性欲減退以及陽痿,女性患者則會月經不調或者是閉經,不孕等等的一些代謝降低的癥狀。可見甲減的危害是很嚴重的,所以必須及時的采取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可以從根本上治愈甲減,效果非常的明顯,也不會產生副作用。
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結節的發病率是僅次于甲亢一種內分泌疾病,本病通常在在30-50歲的中年女性中多見。雖然甲狀腺結節病發病率比較高但是很多人關于甲狀腺結節的理解卻并不多。甲狀腺結節就是甲狀腺上長了腫塊,雖然甲狀腺結節發病率很高,但是絕大多數是良性。
專家表示隨著物質生活程度的提高,甲狀腺結節的發病率也在逐年升高。甲狀腺結節在各個年齡段人群均可發病,尤其多見于中年女性群體。甲狀腺結節可分為良性和惡性兩大類,良性占絕大多數,惡性缺乏1%。臨床上多種甲狀腺疾病如甲狀腺退行性病變、炎癥、甲狀腺囊腫等都可以表現為結節。
導致甲狀腺結節的病因
1、甲狀腺結節的發作還與我們的居住環境和遺傳要素有關。假如家族中有患甲狀腺結節的人,那么其后代的發病率也是很高的。
2、甲狀腺結節的發作與我們的心境是有關的,長期的心境低弱會招致身體的免疫力下降,甲狀腺處在不穩定的位置,還很容易遭到外界的不良刺激,那樣就容易招致疾病的發作。
3、碘攝入量的過少或許是過多都是會招致這種疾病的發作的,但是隨著生活程度的提高,目前由于缺碘而招致此病的人數是越來越少了。但是沿海地區的居民由于海鮮吃的太多,招致碘元素攝入量過多招致這種疾病的發作。
4、這種疾病高發還與如今的檢查技術的開展有很大的關系,以前體檢的時分都是通過觸診的方式,甲狀腺的位置比較藏匿,所以很難發現微小的結節,還有就是有檢查者的經歷有關系,所以結節的檢出率是很低的。
甲狀腺瘤
甲狀腺瘤其實有很多的人聽到這種疾病就會覺得很害怕,因為他們覺得有關于瘤什么的疾病都是一些不治之癥,其實不是這樣的,因為瘤是分為良性的和惡性的,而且很大多數的甲狀腺瘤都是良性的,但是如果良性的甲狀腺瘤得不到及時的治療的話有10%的可能性會轉化為惡性的。
甲狀腺疾病治療
對于甲狀腺疾病而言,在進行治療的時候,一般會采用綜合性的治療措施,例如中藥的方法,他沒有什么副作用,同時可以把這個疾病根除,另外,就甲亢而言,采用綜合的中藥療法最好,不但沒有藥物所產生的副作用還可以將甲亢徹底根除。另外,像甲狀腺腫大以及甲狀腺炎這些發病急,但是病情發展慢的病也可以采用中醫治療的方法。因為,這些病在治療的過程中,雖然病癥去除的慢,但是不會給患者帶來病情不見惡化的消極負面心理。
甲狀腺疾病包括哪些病種
1、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是指由于甲狀腺本身或甲狀腺以外的多種原因引起的甲狀腺激素增多,進入循環血中,作用于全身的組織和器官,造成機體的神經、循環、消化等各系統的興奮性增高和代謝亢進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的總稱。
2、甲狀腺腫
是指甲狀腺體積和形態增大。判斷的標準各國之間略有差異。我國規定甲狀腺重量超過30g,視診和捫診均可及甲狀腺時,即為甲狀腺腫。采用超聲檢查法測量甲狀腺大小,規定甲狀腺大小為正常2倍及2倍以上時即為甲狀腺腫。多種甲狀腺疾病可導致甲狀腺腫大。
3、甲狀腺炎
包括了一組炎癥性及非炎癥性的疾病。分為急性化膿性、亞急性甲狀腺炎、包括肉芽腫性和淋巴細胞性或無痛性(寂靜型)甲狀腺炎;慢性甲狀腺炎,包含慢性淋巴性(橋本甲狀腺炎)和慢性纖維性甲狀腺炎(侵襲性纖維性或Riedel甲狀腺炎);還有輻射后,寄生蟲、結核、梅毒等的感染所引起的甲狀腺炎。
4、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疾病都包括哪些病種?是最常見的一種甲狀腺病癥。有多種甲狀腺疾病可表現為甲狀腺結節,如炎癥、自身免役病、腫瘤和退行性變等。結節可單發,也可多發。女性多于男性。隨年齡增長,結節發生率逐步增加。臨床上早期識別甲狀腺結節的性質,尤其區分其為良性和惡性病變十分重要。
5、甲狀腺功能減退癥
是由各種原因引起血清甲狀腺激素缺乏或作用發生抵抗,而表現出的一組臨床綜合病癥,包括機體代謝、各個系統的功能低減和水鹽代謝等障礙。甲減是內分泌疾病比較常見的疾病,可發生在各個年齡,以老年為多見。
6、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有多種類型,其中最常見的為甲狀腺濾泡細胞癌。甲狀腺癌發病率相對較低,甲狀腺癌占全身所有惡性腫瘤的1-2%。占因癌癥死亡病例的0.5%。
甲狀腺疾病危害
(1)一般表現
怕冷,皮膚干燥、粗糙、泛黃少汗,發涼,頭發稀疏、脆弱的指甲、裂紋、記憶力減退、干燥、精神障礙、疲勞、嗜睡、輕度貧血、響應速度慢、體重增加。
(2)內分泌系統
男性陽痿,女性月經量過多,長期生病者亦餓閉經,腎上腺皮質功能偏低,血和尿皮質醇減少。
(3)特殊表現
臉色蒼白、蒼白、面部水腫、眼瞼水腫、目光呆滯、冷漠、沉默寡言、言則聲嘶、吐詞含混。
(4)生殖系統
甲狀腺疾病具體會給患者帶來什么危害?男性可出現在功能低下、性成熟延遲,副性征落后,性欲減退、陽痿和睪丸萎縮。女人可以有月經不調、閉經,不孕或出血。無論男女對病人的生育都會影響。
(5)消化系統
患者食欲減退、腹脹、便秘、甚至出現麻痹性腸梗阻,大約一半的患者已完全性胃酸缺乏。
(6)肌肉與關節系統
肌肉收縮和放松是緩慢延遲,常常感到肌肉疼痛、僵硬、骨代謝緩慢,骨形成和吸收減少、關節不靈、有強直感、受冷后加重、慢性關節炎、關節腔積液。
(7)心血管系統
心慮緩慢、心音低弱,心臟普遍性擴張,常伴有心包積液,也有疾病后心肌肉纖維腫脹、粘液糖蛋白(PAS染色積極)沉積和間質纖維化說甲減肥厚型心肌病變。
(8)精神神經系統
記憶、智力低下、反應遲鈍、嗜睡、精神抑郁,有時看起來有精神表現,或發展為猜疑精神分裂癥后,更多的癡呆,錯覺昏迷或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