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急性甲狀腺炎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確,因其發病前常有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史,研究認為與病毒感染有關。本病起病較急,患者常突然出現頸前疼痛不可觸碰,疼痛可牽連頭部、頸后部、下頜部、耳后部。大多伴有發熱,體溫在 37.5℃—39℃,發燒午后明顯或加重,晨起可自性消退。
初期伴有心慌、怕熱、多汗等甲亢表現。查體甲狀腺腫大、質硬或有結節,觸痛明顯。實驗室檢查T3、T4 、FT3、FT4升高,血沉增快,白細胞正?;蜉p度增高。甲狀腺吸碘率降低,甲狀腺掃描顯影稀疏。若病情嚴重,少數病人后期出現甲減。臨床上亞急性甲狀腺炎容易與以下疾病造成誤診:
1.上感或咽炎
由于發病早期常有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史,繼而出現發熱、頸前疼痛、咽痛、吞咽加重等,易誤診為上感或咽炎給予抗菌素治療延誤病情。因此對發熱有頸咽部疼痛患者要考慮亞甲炎的可能性,進行甲狀腺相關檢查;
2.甲亢
亞甲炎發病過程中因甲狀腺組織被破壞,甲狀腺激素大量釋放入血致T3、T4 升高,出現心慌、怕熱等甲亢癥狀,容易誤診為甲亢而予大量抗甲狀腺藥物、甚至手術造成誤治。亞甲炎時T3、T4升高而甲狀腺吸碘率反而降低出現二者分離現象,可與甲亢相鑒別;
3.甲狀腺腺瘤、甲狀腺癌
從起病急緩、病程長短、有無伴發突眼等也可資鑒別。亞甲炎引起的甲亢在亞甲炎急性期過后可緩解,不需要用抗甲狀腺藥治療。此外亞甲炎引起的甲狀腺腫大、結節還有誤診為甲狀腺腺瘤、甲狀腺癌或結節性甲狀腺腫等腫瘤病變而誤行手術切除治療;
4.頸椎病
臨床上還有少數甲狀腺腫大、結節較輕的患者,因頸部疼痛明顯而誤診為頸椎病。
亞甲炎運用糖皮質激素治療雖然可以很快控制病情,但減藥或停藥過程中病情常出現發跳或復發。運用中醫中藥治療本病療效顯著,副作用少,復發率低。根據亞甲炎的臨床特點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分期辨證治療。
1.發病初期以發熱、疼痛 為重,頸前腫塊初起、觸痛明顯,治以清熱解表、散結止痛;
2.中期發熱漸輕,頸前腫塊質硬疼痛,治以涼血散結、止痛消腫;
3.發展到病變后期或因失治誤治,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以怕冷、浮腫、腹脹等證為主時,治以溫腎健脾、散結消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