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減從中醫學角度可分為脾腎陽虛、心腎陽虛兩種類型,臨床表現一般為渾身無力、記憶力減退、耳鳴、四肢寒冷、皮膚干燥粗糙。想要自我診斷甲減,首先需要觀察自己是否有甲減的早期癥狀,是否感到自己的精力下降,需要更多的睡眠,近期內皮膚是否無故陰冷、粗糙、缺乏彈性。若符合以上條件則有甲減的可能。
甲減自我診斷的八大依據
1、早晨起床時,將溫度計放在腋下15分鐘,并在此期間需保持身體靜止,不說話。若測得的體溫≤36.4℃,如在一段時期內一直如此,則有甲減的可能。
2、近期內皮膚是否無故陰冷、粗糙、缺乏彈性。
3、是否感到自己的精力下降,需要更多的睡眠,活動及反應都有所遲鈍,記憶力明顯下降,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降。
4、觀察自己臉部有無浮腫,尤其是眼周圍的浮腫,用手指壓之皮膚水腫不下陷。
5、觀察自己是否有甲減的早期癥狀,如常常感到疲乏無力、出汗減少、畏寒怕冷,甲減患者往往需要比別人更高一點的溫度。
6、有甲減臨床癥狀和體征,實驗室檢查符合甲減診斷。這種甲減的診斷依據比較常見,對有甲減病歷的患者來說,一般只要做一些簡單的對甲減的診斷即可。
7、X線示心臟有不同程度的擴大。這可能是心肌有黏液性水腫和(或)心包有積液所致。這也屬于甲減的診斷依據。
8、70%~80%甲減病人有心電圖的改變,包括心動過緩、肢體導聯低電壓、P-R間期延長、T波平坦或倒置等多種甲減的診斷依據。
溫馨提示:目前國內一般采用每2~10千克鹽加1克碘化鉀的濃度用以防治甲狀腺疾病,近些年來甲減的發病率也明顯下降。對生育婦女更要注意碘鹽的補充,防止因母體缺碘而導致子代患克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