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結腸息肉是常見病多發病,文獻報道多為多單發,本文顯示多發約占38.6%,超過文獻報道20%左右,可能與地域、年齡有關。其病因與結腸癌有相似點,本文支持其論點,如遺傳因素,高脂飲食、超重肥胖,高齡,好發于直腸、乙狀結腸。
大量臨床、流行病學病理資料顯示結腸癌是腺瘤轉變的,其癌變率占1.4%-9.4%,本資料所示腺瘤癌變僅為0.42%偏低,但其異型增生則達2.7%,提示癌變與時間有關,本文顯示>1.0cm、多發性、分葉狀、腺瘤型息肉多伴有異型增生和癌變,表明與結腸癌關系密切,應完全徹底切除。本組l例為結腸腺瘤型息肉病,病檢有多處常異增生,故選擇手術切除。有人認為增生型息肉有癌變傾向,本組資料不支持該結論,亦可能例數較少,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結腸息肉除多發、或有出血等并發癥,癥狀不典型,易漏診,雖然鋇灌腸檢查不失為一簡便有效方法,但可漏診一些小的息肉,不能直接達到診治目的,而結腸鏡檢查是早期發現診治的最佳方法,尤其是肥胖人群,結腸癌發病率增高,應擴大結腸鏡檢查適應證,隨著內鏡操作技法提高,其痛苦性并發癥較少,安全性高。
為確保一次性診治到位,以及發現多種微小病灶,術前腸道清潔準備非常重要,目前口服的離子瀉劑因飲水量大,使老年人難以完成清潔工作。應提前做準備,加強對癥、支持療法如擴容補液等,以便順利完成,電切術后應常規休息5~7天,以防出血。
結腸息肉切除術后隨訪很重要,隨訪期限尚無統一規定,筆者認為息肉>2.0cm,有癌變、多發、有遺傳傾向,腺瘤、肥胖型病人應在1年內隨訪,一旦發現漏診、新生病灶應及時切除,切斷結腸癌發生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