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息肉是結腸上的一種疾病,一般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間斷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帶血,多為鮮紅色,致大出血者不少見。由于此病由很多因素形成,其中的一些種類很容易癌變,所以要引起大家的重視,積極的預防疾病的發生,下面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有關這種疾病的癥狀表現。
1、便血
間斷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帶血,多為鮮紅色,繼發炎癥感染可伴粘液便或粘液血便,可有里急后重,便秘或便次增多,位置近肛者可有息肉脫出肛門。
2、大便習慣改變
包括大便時間、次數的改變,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瀉。特別是便秘與腹瀉反復交替出現,更要引起警惕。
3、大便形狀異常
正常的糞便應該呈圓柱形,但如果息肉在結腸腔內,壓迫糞便,則排出時往往會變細,或呈扁形,有時還附著有血痕。
4、腹痛
比較少見,有時較大息肉可以引起腸套疊,以至造成腸梗阻而出現腹痛。
5、脫垂
息肉較大或數量較多時,由于重力關系牽拉腸粘膜,使其逐漸與肌層分離而向下脫垂。病人排便動作牽拉及腸蠕動刺激,可使蒂基周圍的粘膜層松弛,可并發直腸脫垂。
6、腸道刺激癥狀
當腸蠕動牽拉息肉時,可出現腸道刺激癥狀,如腹部不適、腹痛、腹瀉、膿血便、里急后重等!
溫馨提示:結腸息肉除多發、或有出血等并發癥,癥狀不典型,易漏診,雖然鋇灌腸檢查不失為一簡便有效方法,但可漏診一些小的息肉,不能直接達到診治目的,而結腸鏡檢查是早期發現診治的最佳方法,尤其是肥胖人群,結腸癌發病率增高,應擴大結腸鏡檢查適應證,隨著內鏡操作技法提高,其痛苦性并發癥較少,安全性高。
【參考文獻:《肛腸病影像真詮》《話說肛腸病》《實用臨床消化病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