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息肉是常見的肛腸疾病,很多患者在出現便血、粘液便或便秘、腹痛、腹泄等癥狀時,誤以為是腹瀉或者是痔瘡,其實這就是結腸息肉的早期信號,我們要多了解結腸息肉的早期癥狀,及時的發現及時的診斷治療,以免結腸息肉的癌變,對患者造成更大的危害。
1、日常排便習慣有所改變
結腸息肉患者首要癥狀表現在日常排便習慣有所改變。具體體現為大便時間、次數的改變,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瀉。特別是便秘與腹瀉反復交替出現,或者引起腹痛的時候,更要引起警惕。
2、大便性狀改變
如果出現大便性狀與平時生活中不一樣的現象,就要警惕結腸息肉了。專家介紹,正常的糞便應該呈圓柱形,但如果息肉在結腸腔內,壓迫糞便,則排出時往往會變細,或呈扁形,有時還附著有血痕,對此,人們應該要引起注意。
3、便血
便血是結腸息肉的主要癥狀之一,這也是最容易被大家誤診的癥狀。結腸息肉患者最容易出現便血,但不少人會把大便出血誤以為是痔瘡的癥狀,結果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專家表示,痔瘡引發的出血往往是大便后滴血,呈鮮紅色,而且在平時并不會出血。但結腸息肉引起的出血常常混雜在便中間。
4、腹痛
比較少見,有時較大息肉可以引起腸套疊(腸套疊【譯】:腸套疊是指一段腸管套入與其相連的腸腔內,并導致腸內容物通過障礙),以至造成腸梗阻而出現腹痛。
5、腸道刺激癥狀
當腸蠕動牽拉息肉時。可出現腸道刺激癥狀,如腹部不適、腹痛、腹瀉、膿血便、里急后重等。
溫馨提示:如果不幸患上結腸息肉,建議患者適當服通便藥物,注意避免劇烈活動。尤其結腸息肉切除術后避免活動過多,飲食不節制等,因易致壞死組織脫落,引起遲發性出血。另腸息肉切除后,進無渣飲食1 周。注意如有腹痛、便血即隨診。
【參考文獻:《肛腸病影像真詮》《話說肛腸病》《實用臨床消化病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