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世界都在關注的重大課題之一,關愛健康是生命中一個永恒不變的話題。
精神分裂癥(schizophrenia)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病,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精神分裂癥的終身患病率大概為3.8‰-8.4‰,美國的研究,終身患病率高達13‰;我國1994年調查數據,城市地區患病率7.11‰,農村4.26‰。精神分裂癥病因復雜,尚末完全闡明。多起病于青壯年,表現為感知、思維、情感、意志行為等多方面障礙,精神活動與周圍環境和內心體驗不協調,脫離現實。一般無意識障礙和明顯的智能障礙,可有注意、工作記憶、抽象思維和信息整合等方面認知功能損害。病程多遷延,反復發作,部分患者發生精神活動衰退和不同程度社會功能缺損。
1、早發現,早治療。
2、藥物治療可以緩解絕大部分癥狀,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應作為首選的治療措施,藥物治療應作為治療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3、治療時需足量、足療程,并積極進行全病程治療。
4、精神分裂癥治療是長期治療,藥物選擇考慮癥狀、副反應、個體耐受性,同時考慮經濟承受能力和可獲得性。
5、藥物的劑量應個體化,并隨不同的治療階段進行調整。
6、患者會面臨心理和社會問題,是疾病表現的一部分,也是病后的心理應激反應,通常要進行心理社會的干預。
7、家庭對患者的治療、康復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屬需要了解疾病知識,支持患者治療,幫助選擇正確的治療途徑。
8、精神分裂癥治療是長期治療,患者和家屬一定要掌握疾病的自我管理技能,防止反復發作,維持病情的長期穩定。
9、患者、家屬、醫務工作者建立良好的治療聯盟,共同應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