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是一種極常見的真菌感染性皮膚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腳氣,只是輕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減輕,也有人終年不愈。如何診斷腳氣?
腳氣是足癬的俗名,有的人把腳氣和腳氣病混為一談,這是不對的。醫學上的“腳氣病”是指維生素B,缺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而俗名為腳氣的足癬,則是真菌(又稱毒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種常見皮膚病。洗腳盆及擦腳毛巾應分別使用以免傳染他人。主要依據營養缺乏史與臨床表現。根據以下方式可診斷腳氣:
腳氣診斷1、腓腸肌擠壓時有疼痛;
腳氣診斷2、踝、膝反射異常,大都減退或消失。
腳氣診斷3、足背、踝,小腿下部觸覺及痛覺減退;
腳氣診斷4、蹲踞試驗,病人取蹲踞姿勢時,即覺小腿疼痛、起立困難,常用二手支持膝部幫助起立;
暴發型腳氣病性心臟病的診斷依據為:
診斷1、有3個月以上的維生素B1營養缺乏史及周圍神經炎的征象;
診斷2、對于可疑病例立即作治療試驗,本病在治療后癥狀迅即改善。
診斷3、心臟增大,節律規則,無其他病因可查;
診斷4、急驟發生的高輸出量型心力衰竭,伴有煩渴;
足癬如不及時治療,有時可其它部位,如引起手癬和甲癬等,有時因為癢被抓破,繼發細菌感染,會引起嚴重的并發癥。希望大家同住上面的了解能避免腳氣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