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癥好發于青壯年,多發于16~40歲之間,無器質性改變,為精神病的作用,本病患者一般無意識和智能方面的障礙,但發作時不僅影響本人的勞動能力,也有對家庭和社會的影響,應引起各界人士的關注。患有精神分裂癥應盡早治療,通過正規的專業手段,采取合理的治療,努力擺脫疾病。那么精神分裂癥能徹底治好嗎?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精神分裂癥能徹底治好嗎
(一)起居調養法
充足的睡眠可以恢復人們的體力,睡眠療法尤適于狂躁不安的患者(即俗稱“武癡”者),由于患者精神常處于亢奮狀態,利用睡眠對大腦皮層有高度抑制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幫助病人恢復正常。為了保證睡眠療法的實施成功,除了保持居室環境安靜外,還需適當采用一些具有催眠作用的方法,如臨睡前洗溫水澡,然后喝上一杯熱牛奶,以及收聽節奏舒緩,具有催眠作用的輕音樂等。
通過讓患者從事一些活動,可以有轉移思維焦點、分神散心的作用。如養鳥、栽花、鋤草,每天定時練習寫字、書畫,或經常出外散步、爬山、逛公園等。
(二)體育調養法
通過體育活動,可疏通氣血,解郁暢情,調節身心,尤宜于抑郁少動的患者。可選用五禽戲中的猿摘果,就是模仿猿猴機敏好動、縱跳輕松自如的動作編成的一套體育康復法。其動作順序是:自然站立,左腿邁向左前方半步,足跟抬起,腳尖點地,右腿微屈提步;左臂緊貼乳下方,指尖下垂成猿爪狀;右臂彎曲上抬,右手從右腦后繞于前額,拇指、中指并攏,呈摘果式,眼為動視,左右顧盼。此為左動,隨后右動,動作相同,方向相反,連續各練5遍。其要領是,動作輕勁,蓄而不露,剛柔相濟,呼吸緩慢柔和,以意領氣,形隨意轉。在此前后,若將散步、慢跑、太極拳、太極劍等穿插其間,擇其一二,配合鍛煉,則形式多樣,效果更好。
注意精神分裂癥患者不可練氣功,以防出現偏差。
(三)心理調養法
常言道“心病還得心藥醫”,精神療法對于患有精神分裂癥者尤為重要。對于狂躁不安的患者首先要換個清靜的新環境,用淡雅素凈的色調布置居室,然后可通過與病人促膝談心,幫助病人恢復平靜,心情得舒,自當心平氣和。對于抑郁少動者,可讓其聽一段相聲,看喜劇小品,欣賞一首振奮歡樂的音樂,乃至讓病人學唱歌、跳舞,只要能讓病人悅于目而喜,形于色而笑,見于行而樂的,都不妨一試。當然,這些節目要適時安排,輪番進行,每次1~2個,不斷更換,保持新鮮感,具體內容還要根據患者的文化素養、娛樂嗜好等加以選擇。
(四)飲食調養法
對于患者飲食,應以營養豐富、易消化的為佳,每日膳食中應包括各類食物,如谷類、蛋類、肉類、乳類、豆類、蔬菜類、果類、油類、調味品等,以構成平衡飲食,以防營養不良或某種營養素的缺乏,防止并發癥的產生。同時,應該注意不可過飽和食用過分油膩或油炸之品,忌煙、酒和辛辣刺激性物品,忌帶刺、帶骨的魚(可用魚丸、魚片、魚糜、魚松、魚羹等),忌用帶骨的肉類,忌用有殼的食物和帶殼的硬果類,以免病人自傷。在服用氯丙嗪等鎮靜藥時,適量增加糖類、維生素和蛋白質,以求對肝臟起到保護作用。
以下食療方可供選用
(1)大黑色1條(500克以上),去腸洗凈,裝入蒼耳子10克,扎緊,加水煮熟。不可用鹽醋調味,吃肉喝湯,常食可治一切癲狂癥。
(2)鮮豬心2個,凈朱砂3克,用竹筷將每個豬心扎幾個洞,然后納入朱砂,每個豬心放1.5克。用砂鍋燉熟后,吃心飲湯。隔日食1次,連服10次為1療程。
精神分裂癥能徹底治好嗎?專家解釋說,對于那么一個復雜的疾病,除了醫學上的醫治之外,其他的輔以療法也是十分主要的。徹底治愈精神分裂癥,重要是祛除病因。不僅如此,精神分裂癥能否完全治好的方式是各人的共同合作,在通過醫生的醫治之后,剩下的事件就是家人的關心和康復患者本人的意志力。防止讓患者再次接觸有強烈刺激的事件,在患者康復今后給她講解本人往昔的病情,潛移默化,讓患者漸漸發生對外界刺激的提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