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脫位占全身關節脫位的40%以上,多見于青壯年,男性多于女性。肩關節脫位可分前脫位和后脫位,前者多見。其關節由肩盂和肱骨頭構成,肩盂小而淺,肱骨頭呈半球形,其面積為盂的4倍。肩關節囊薄弱松弛,活動范圍大,易發生脫位。當跌倒時,掌或肘著地,上肢內旋后伸,由于傳導暴力或杠桿外力的作用,隨暴力大小可分別造成盂下、喙突下或鎖骨下前脫位。
肩關節的關節盂小,肱骨頭大并且其活動范圍大,故穩定性差,易發生脫位。脫位可由直接暴力和間接暴力引起。根據受傷的時間可分為新鮮脫位和陳舊性脫位;根據肱骨頭脫出的位置又分為前脫位和后脫位。而前脫位最多見,并可分為盂下、喙突下、鎖骨下和胸腔內脫位。
臨床表現,肩部腫脹疼痛,功能障礙,呈“方肩”畸形,搭肩試驗陽性。X線片可確診并可除外有無合并骨折。治療,急取盡早復位。復位手法有拔伸足蹬法、椅背整復法、拔伸托入法、牽引回旋法等。復位后用繃帶將上臂固定于胸壁,前臂懸吊于胸前2-3周。固定期間做肘、腕、手指關節的屈伸鍛煉。
肩關節脫位的檢查
應注意檢查有無合并癥,肩關節有脫位病例約30-40%合并大結節骨折,也可發生肱骨外科頸骨折,或肱骨頭壓縮骨折,有時合并關節囊或肩胛盂緣自前面附著處撕脫,愈合不佳可引起習慣性脫位。肱二頭肌長頭肌腱可向后滑脫,造成關節復位障礙。腋神經或臂叢神經內側束可被肱骨頭壓迫或牽拉,引起神經功能障礙,也可以損傷腋動脈。X線檢查可明確脫位類型和確定有無骨折情況。
1.“A”項檢查即可診斷。
2.需手術復位者,則要選擇檢查框限“A”和“B”。
肩關節脫位的診斷依據
1.有肩部或上肢外傷史。
2.根據上述癥狀和體征。
3.X線攝片可明確脫位類型及有無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