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索瘤是一種先天性腫瘤,起源于胚胎殘留的脊索組織。在胚胎期間,脊索上端分布于顱底的蝶骨和枕骨,部分達到顱內面,并與蝶鞍上方的硬腦膜相銜接,在枕骨部分可達該骨之下面(即舌咽面),一部分亦可位于顱底骨和咽壁之間。脊索的下端分布于骶尾部的中央及中央旁等部位。
一、預防
脊索瘤發生轉移的機率不高,位于骶尾部的脊索瘤發生轉移者較多,而顱底與骶椎以上脊柱的腫瘤轉移的卻很少。一般均在腫瘤發生10年以后才出現轉移,局部淋巴結常被累及,隨后血運轉至肺、肝臟以及腹膜等。枕部含有豐富軟骨成份的脊索樣脊索瘤,較常見脊索瘤的預后為好。
站立姿勢不良,特別是脊柱不正,會造成椎間盤受力不均勻,是造成椎間盤突出的隱伏根源。正確的站立姿勢應該是兩眼平視,下頜稍內收,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小腿微收,兩腿直立,兩足距離約與骨盆寬度相同,這樣整個骨盆就會向前傾,使全身重力均勻地從脊柱、骨盆傳向下肢,再由兩下肢傳至足,以成為真正的“腳踏實地”。此時人體的重力線正好通過腰椎椎體或椎間盤后部,可有效地防止髓核再次突出。
勞動時應采取的站立體位是:膝關節微屈,臀大肌輕輕收縮,自然收縮腹肌,這樣可使骨盆輕微后傾,腰椎輕度變直,減少腰骶角的角度,增加脊柱支撐力,減輕椎間盤的負擔。
長時間一個姿勢站立是不可能的,可以改為“稍息”的姿勢,即一側腳向前跨半步,讓體重放在一側下肢上,而使另一側下肢稍加休息,兩側交替。站立不應太久,應適當進行原地活動,尤其是腰背部活動,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勞。一旦發現不良站立姿勢應及時糾正,良好的站立姿勢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髓核再次突出。
二、護理
脊索瘤發生轉移的機率不高,位于骶尾部的脊索瘤發生轉移者較多,而顱底與骶椎以上脊柱的腫瘤轉移的卻很少。一般均在腫瘤發生10年以后才出現轉移,局部淋巴結常被累及,隨后血運轉至肺、肝臟以及腹膜等。枕部含有豐富軟骨成份的脊索樣脊索瘤,較常見脊索瘤的預后為好。
心理護理,術前患者與家屬均有思想負擔、恐懼、憂慮,曾產生絕望,患者反復問醫生護士其病情如何,擔心手術能否成功,怕花錢及術后疼痛,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實行保護性醫療措施,不泄露病情,言行謹慎,對患者的疑問給予耐心的解釋,安慰與鼓勵,消除其心理負擔,同時我們也做好家屬的配合工作。通過細致工作,患者愉快地接受了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