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結腸息肉】
凡從粘膜表面突出到腸腔的息肉狀病變,在未確定病理性質前均稱為息肉,按病理可分為:腺瘤樣息肉(包括乳頭狀腺瘤)最常見,炎性息肉,腸粘膜受長期炎癥刺激增生的結果,錯構瘤型息肉,其他,如粘膜肥厚增生形成增生性息肉,淋巴組織增生,類癌等疾患。臨床上息肉可為單個或多個,以大腸息肉多見且癥狀較明顯。息肉癥視癥狀輕重不同可采用中西藥物,腸鏡,鐳射,冷凍,套扎及經腹或經肛門等多種辦法進行治療。
【結腸息肉的癥狀】
1.間斷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帶血,多為鮮紅色,致大出血者不少見;繼發(fā)炎癥感染可伴多量粘液或粘液血便,可有里急后重,便秘或便次增多,長蒂或位置近肛者可有息肉脫出肛門,亦有引致腸套疊外翻脫垂者。 2.少數患者可有腹部悶脹不適,隱痛或腹痛癥狀。 3.直腸指診可觸及低位息肉。 4.肛鏡,直乙鏡或纖維結腸鏡可直視見到息肉。 5.鋇灌腸可顯示充盈缺損。
【結腸息肉的診斷】
1.便血或粘液膿血便史。 2.肛診或腸鏡發(fā)現息肉。 3.鋇灌腸見多少不一充盈缺損。
【結腸息肉的治療】
1.單個息肉可行切除加病檢同時進行。 2.多發(fā)息肉或息肉較大有惡變征可經肛門肛窺腸鏡進行病理活檢以除外惡變。 3.低位或長蒂脫出息肉可用肛窺,直乙鏡,套扎或經肛門直接切除。 4.廣基或多發(fā)息肉可經腹、會陰、氐尾部行腸壁腸段部分切除。 5.高位息肉可行纖維結腸鏡高頻電切。 6.息肉有癌變應按腫瘤行根治性切除術。
【結腸息肉的治療效果】
1.治愈:癥狀消失,息肉或病變腸段切除。 2.好轉:癥狀消失,息肉大部分切除但仍有殘余息肉或無再出血及粘液膿血便而息肉未切。 3.未愈:癥狀存在,息肉完全未切除。
專家溫馨提醒:息肉應到正規(guī)專科醫(yī)院治療
出現便血或大便表面帶血以及粘液膿血便等癥狀應及時到正規(guī)大醫(yī)院檢查,可通過肛門直腸指診肛窺鏡、腸鏡作診折,取活檢及進行息肉套扎、電切等治療,也可通過鋇餐全消化道造影或鋇灌腸協助診斷。息肉一旦診斷明確應及時切除以防惡變或繼發(fā)出血等;病理活檢證實息肉有癌變應及時行標準大腸癌根治手術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