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息肉的主要癥狀就是便血,很多患者誤以為內痔,耽誤治療,另外結腸息肉還容易與其它疾病混淆,比如慢性痢疾有腹痛、腹瀉、膿血便,大腸癌、肛乳頭肥大、潰瘍性結腸炎等。如何區別結腸息肉與這些疾病呢?
1、內痔
尤應與直腸息肉相鑒別。兩者均有脫垂之癥。但痔多生于齒線上3、7、11點母痔區,呈分顆脫出,無蒂,基底較寬,便血較多。
2、慢性痢疾
慢性痢疾有腹痛、腹瀉、膿血便、里急后重;但大使時無腫物脫出,大便次數較多,有急性痢疾病史。
3、肛乳頭肥大
肛乳頭肥大位置低,固定于齒線附近。質較硬,去向不光滑或光滑呈橢圓形,壓痛,手指可將腫物報出肛門外,呈灰黃色,一般不出血,乳頭過大脫出頻繁致炎時可產生嵌頓而出現紅腫疼痛現象。
4、大腸癌
大腸癌早期有的無癥狀,有的右排便習慣的改變。便血是常見癥狀,血量多少不等,大量出血少見出便意頻繁。糞內有效液和膿血。里急后重,肛門或直腸有滿脹感。大或環形癌有腹痛和腹膿的腸梗阻癥狀。如侵犯直腸或肛門周圍、排糞時肛門疼痛。晚期侵及能神經叢,有既尾部和坐骨部疼痛。如侵及膀骯或前列腺,有膀骯或尿道炎癥狀。周身疲倦,體重減輕,食欲不好,呈惡病質。
5、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緩急和病程進展情況不一,有的發病急驟,癥狀很重,病情迅速惡化;有的發病或急或慢,繼之為慢性病程;有的則病程較緩,癥狀偏輕,間歇發作,有緩解期。癥狀和體征的嚴重程度與結腸受累范圍有關。當病變受限于直腸及乙狀結腸時,癥狀可僅為大便帶血和園液,便次仍接近正常,大便基本成形。病變范圍擴大后,大使稀或水樣,混有血、黏液及膿狀物,便次較多,并有下墜感。此外,尚有無力、發熱、體重減輕、貧血等。
溫馨提示:直腸息肉易癌變要懂得預防,特別是發生急性腹痛或近期做過腹、盆腔手術的患者,處于腹壁疝、中毒性巨結腸及炎癥性腸病急性期的患者,最好不作CT結腸成像檢查,否則有可能導致結腸穿孔。
【參考文獻:《肛腸病影像真詮》《話說肛腸病》《肛腸病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