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和飲食習慣的改變,結腸息肉的發病率正在不斷上升,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里,結腸息肉的發生率比農村顯著增高。因此,我們應當對防治結腸息肉予以足夠重視。防治之前主要的就是準確診斷結腸息肉,對患者進行結腸鏡檢查。結腸鏡是通過肛門插入,直至盲腸的一種鏡檢技術。醫生通過它對結腸內的觀察可以做到一覽無余。
結腸鏡檢查不可替代
結腸鏡是纖維內窺鏡家族中的普通一員。它通過肛門插入逆行向下可檢查到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和盲腸以及與大腸相連的一小段小腸(回盲末端)。通過鏡子不但可以清楚地發現腸道病變,還可對部分腸道病變進行治療,如:大腸息肉等良性病變鏡下直接摘除,對腸道出血進行鏡下止血,對大腸內異物進行清除。結腸鏡檢查技術是目前其它診療手段無法替代的主要手段。
結腸鏡檢查其實很簡單
作結腸鏡前只需要在檢查前3天開始進食流質或少渣半流質飲食,檢查當天上午空腹,檢查前一天晚上服用甘露醇等導瀉劑清潔腸道,以免影響觀察和操作,或清潔灌腸以保證腸道的清潔度。檢查時醫生會通過結腸鏡向腸腔內注入一定量氣體便于觀察。由于結腸結構迂回曲折,檢查過程中被檢查者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脹痛或牽拉感覺,只要被檢者能夠鎮定地按照醫生的囑咐積極配合,絕大多數人可耐受并完成檢查。對于過分緊張或高度腸痙攣的受檢者,則需要使用鎮靜劑或解痙藥物。對于不能配合的小兒,則需要在麻醉下進行。檢查結束前將注入的氣體吸出,大多數人沒有明顯不適。如未發現病變及未進行治療,受檢者可正常活動和進食。
纖維結腸鏡可以觀察腸道病變的位置、大小、形態,并能發現1厘米以下早期的癌腫,并可對比較小的早期癌及有蒂型早期癌,還能完成全癌活檢。了解其病理分化程度。因此,凡有大便習慣改變,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尤其是40歲以上者,應每年進行一次例行鏡檢有利于及時發現大腸癌、家族性腸腺瘤病、潰瘍性結腸炎等癌前病變及早期癌,不要因對其不了解而拒絕應該接受的檢查,而喪失了治療時機。
溫馨提示:目前專家公認結腸息肉是結腸癌的前期病變,因此只要結腸息肉病人出現便血、腹痛等病癥,就應該手術切除。結腸鏡可以提高結腸息肉的診斷率,判斷結腸息肉的性質,有無早期癌變,并及時進行電凝切除。如果結腸息肉的癌變范圍僅僅局限在黏膜層內,大小不超過2厘米,就可以在結腸鏡下切除,無需剖腹。
【參考文獻:《肛腸病影像真詮》《話說肛腸病》《肛腸病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