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面出血、糜爛
在外用藥物療法、冷凍療法或激光療法等去除尖銳濕疣后,創面可發生輕重不等的糜爛或出血。糜爛表現為表皮不正常,露出濕潤面,基底和邊緣皮膚都為紅色,有多少不等的滲出液。
(1)糜爛或出血的原因
糜爛多發生在外用藥物治療(尤其是腐蝕性藥物),外用藥物在去除尖銳濕疣后都會發生輕重程度不等的糜爛,嚴重者可發生潰瘍。但發生糜爛的程度可由人來控制,如有些醫生或病人對所使用物了解不十分清楚,往往因為性急而使用量過多、治療范圍過大、使用次數增加等則可引起明顯的糜爛或潰瘍發生或可引起局部出血等。發生糜爛后多數在停藥幾天內恢復正常,如需繼續用藥,應該減少藥物使用劑量和使用次數。但最好選用藥性溫和的中藥制劑,副作用會減輕很多。
出血多發生在激光術或刮術等過程中或治療后。其原因有
①創面過大、過深,術中止血不徹底;
②清洗創面過程中結痂脫落;
③患者術后活動過多或劇烈活動,創面與創面、創面與正常皮膚磨擦或引起結痂脫落。
(2)糜爛或出血的防治
①外用藥物療法時不能性急,應按藥物使用說明仔細涂擦,不可過量、不可面積過大;
②CO2激光治療時,對血管豐富部位的損傷,應選擇大功率激光器或YAG激光器,并要防止治療過深和治療面積過大。手術切除尖銳濕疣時應避開較大血管。術中出血應壓迫止血,若發現有較大血管出血要縫扎血管止血并力求徹底可靠;
③術后患者應避免劇烈活動,且要少活動;
④術后清洗創面時以浸泡為主,動作輕柔,避免磨擦;
⑤糜爛面保持干凈、干燥或可薄涂抗生素軟膏,滲液明顯時可用生理鹽水等濕敷;
⑥出血量較大、且不易止住者除采用壓迫方法止血外還可用止血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