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競爭壓力使大學生承受的壓力在持續加大心理疾病襲向大學生
大學生沉迷網絡出現心理障礙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公布的最新的一項調查顯示,高校里那些試讀、留級或被退學處理的“問題生”中,超過8成與平時沉湎電腦游戲或上網娛樂不能自拔有關。調查結果發現,這些學生普遍存在長時間“泡”網的現象,超過8成的調查對象不僅經常通宵上網,平時還因為沉迷網絡游戲或是網上看碟片而經常逃課,導致成績滑坡。而且造成了生理和心理異常,嚴重的表現包括情緒低落、思維遲鈍、自我評價降低等種種癥狀,醫學診斷稱之為“網絡性心理障礙”。專家建議,高校可以采取系列措施對大學生上網進行引導和管理,但主要還是靠大學生加強認識和自我約束,外因是條件,內因才是根本。
心理疾病襲向高智商高學歷人群
據有關媒體報道,目前到醫院求治心理疾病的患者中竟然以青少年居多,而且多為高智商人群,其中也不乏名牌高校的大學畢業生。據介紹,出現精神分裂癥的青壯年中,很多是要強、好拔尖、智商相對高的人群,工作節奏加快使他們所受的壓力更大,生活中又找不到可以舒緩的方式,精神疾病就很容易上身。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在初期與正常人非常相像,就是看起來不合群、有點發悶,有的出現妄想,說一些不切實際的話。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可以通過提早發現、治療將病情減到最低點。
教育部門專題調研大學生心理危機
去年湖北高校發生20余起大學生自殺或出走的事件,此事引起該省教育廳的高度重視,一項對此進行的專題調查于本月啟動。湖北省教育廳將集中開展全省高校師生思想政治狀況滾動調研,對2000年以來全省高校學生自殺(含出走失蹤 )個案展開調查,并組織專家學者進行專題研究、分析,把握大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制定行政政策和措施,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廣東高校擬開心理咨詢課
廣東高校從事心理健康工作的專家呼吁,盡早建立完善的“高校心理咨詢機構”。目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已將開設 “心理咨詢”方向課程的計劃上報國家教育部批準;有的高校甚至在校園網建立網上心理聊天室;廣東省教育廳還將設立一個全省高校統一咨詢網站,實行跨校跨區域咨詢。針對大學生心理問題越來越突出問題,廣東省教育廳和眾高校將采取一系列措施促進該項工作的發展。
華南農業大學:設立200多平方米的心理咨詢中心,從事心理工作的兼職人員有30多人,包括門診咨詢、團體咨詢等,今后工作重心將從個體心理輔導轉向團體心理輔導。廣東
外語外貿大學:不僅成立專門的心理咨詢中心,而且學校領導親自掛帥,擔任中心咨詢員,設立心理咨詢網站,有各類的專兼職人員數十人,其中校內專家已有8人,還設立了大學生心理學社,該校還計劃開設應用心理學(心理咨詢)方向的課程,目前已報國家教育部批準,下一步還將考慮在校園網建立網上心理聊天室。中山大學:面向全體師生提供日常咨詢服務,并開設有心理學選修課。據教育廳思想政治處吳副處長介紹,今年起,廣東省將進一步加大高校心理咨詢教師上崗培訓的力度,制定新的心理咨詢工作目標,并全方位建立電話和電腦裝置,使學生一個電話就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