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癥是比較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患者病發時會沒有理智,行為反常,甚至會做出很多過激行為,生活中的很多因素可能會誘發精神疾病,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關于精神分裂癥的預防方法。
精神分裂癥自我診斷
一、思維障礙:包括思維聯想障礙、邏輯進程障礙和妄想。思維聯想過程缺乏連貫性和邏輯性,是精神分裂癥最具有特征性的障礙。其特點是病人在意識清楚的情況下,思維聯想散漫或分裂,缺乏具體性和現實性。
二、情感障礙:情感遲鈍淡漠,情感反應與思維內容以及外界刺激不配合,是精神分裂癥的重要特征。如對同事、朋友的關懷、同情,對親人的體貼,對周圍事物的情感反應變得遲鈍或平淡,對生活、學習的要求減退,興趣愛好減少等。
三、意志行為障礙:在情感淡漠的同時,病人的活動減少,缺乏主動性,行為被動、退縮,即意志活動低下。病人對社交、工作和學習缺乏應有的要求,不主動與人來往,對學習、生活和勞動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行為懶散,無故不上課,不上班等。
預防措施
1、從兒童時期就進行培養教育,使孩子養成性格開朗,樂觀向上、忠誠老實、講文明、懂禮貌、通情達理的氣質。不要過于溺愛,要孩子不斷克服膽小任性,自私、好勝的不良個性,以增強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這就屬于精神病的預防方法。
2、精神病的預防還有工作勞動之余,多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加強政治時事學習,不斷提高政治思想覺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適當參加文體活動,戒除煙酒等不良嗜好。
3、在社會生活中,要正確處理學習、工作、戀愛、婚姻、家庭及鄰居關系,碰到問題正確對待,冷靜的處理,不感情用事,遇到難解決或想不通的矛盾,可找好友或親屬幫助,爭取矛盾妥善的解決,及時的緩解苦悶,盡快消除煩惱,不要遇事苦思冥想、不要整日憂愁叢生。這些精神病的預防是較為常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