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體驗感覺使身體鍛煉效果更好,得到鍛煉是產生感覺的生理活動組織。在生理代謝可能性的范圍內,想要使生理素質與體格怎樣發展,怎樣美化自己,仔細體驗進行恰當的生活方式所獲得的感覺使生理活動、生長代謝朝這方面加速進行。為了達到這些目的,首先需要根據自己要達到的目的進行生活,要求自己,生理代謝、生長發育就會朝目的所需要的生理素質與體格方向進行。仔細體驗感覺,強化身體的自覺感,才能更好地達到目的。其次要針對矯正人類較普遍存在的身體各部分自覺感的不均衡。第三需要針對疾病預防與治療,針對美化生活或者提高體育運動成績的特定體質需要。
為了強化身體自覺感??是那種最有助于應對的環境、事件,與物質世界打交道中最有利的方式??具有更清晰的環境與應對環境的恰當行為方式的知覺意識??不忽視易忽視的臀部與后背。雖然在實踐行為過程中這樣做不利于集中精力應付事件,但在平時強化這些部們的意識能使身體更靈活、更有力量、身體更健康。加強感覺體驗需要關注身體的姿式、用力活動、關注環境的感覺刺激,養成仔細體驗的生活習慣。加強感覺的體驗,不一定需要專門的方式與時間。工作、休閑時間都保持適當的注意。躺著時注意感覺體驗,腹部不久會有“咕咕”的響聲,表明腸胃功能作用增加。需要仔細去做的事,就是需要打起精神去做的事。對任何事情的注意都使精神振作精神。萎靡不振、精力不足鈍化人們的感官感覺,弱化自覺感。只要人們打起精神,注意身體,仔細體驗感覺,感覺的刺激會使人們從亞健康狀況中很快擺脫出來,使精力充沛,體質增強。
體育鍛煉,冷熱的刺激,產生強烈的感覺刺激,有效地鍛煉體能、運動素質、適應環境的體質。鍛煉需要一心一意的體驗。以用各種小技巧在身體上弄出一點感覺,抓癢、揉搓皮膚與肌肉、撫摸眼睛看不見的身體部位、欣賞自己的身體等,以豐富感覺刺激。擺脫孤獨、參與有興奮刺激的社會與家庭生活,營造歡樂和順的生活氛圍有益于健康;過于憂傷、焦慮、憤怒、恐懼、性格急燥不僅使生理機能耗損快、也不利于感覺體驗,有害于生理健康。中國傳統醫學用刮沙的方法治療,得益于刮沙產生的強烈感覺刺激促進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加強手臂意識,使手臂的運動格外靈活、迅速。這在生活中十分重要,那些手指靈巧的人,對手臂的知覺感強。
為了追求健康,美化自己,需要身體自覺感是整體的、均衡的,避免有被忽視的部位。頭部保持最佳姿態,不要縮著脖子,要自然挺伸,體驗頭頸部良好姿態的感覺,讓頭頸部、上軀干、臀部、雙腿有一種連貫感,對均衡全身自覺感很重要。頭頸的狀態不自然,尤其有些人坐著時,看電視時,頭向后縮,下巴抬高,喉節外露,這樣頸椎受到壓迫,麻木了感覺,是非常有害的狀態。頭頸部保持優良狀態,對氣質的影響是關鍵。保持坐姿時,應注意臀部才能更好獲得整體的自覺意識。人們通常坐下時,下肢常無知覺地放著,更需要走動或跑動,以突出下半身的感覺。讓腳步平緩,穩重,注意體驗腹部以下的肢體活動狀況,是突出下半身的有效方式。獲得整體的均衡感覺,不顧此失彼,將使體格、生理素質的發育以符合健康的、美感的要求方向發展。良好的運動素質,勻稱的體格,健美的身材,良好的生理素質,消除皺紋、氣質優雅,身體柔韌良好,身手敏捷代表著這些發展方向。越是體格不佳、身形臃腫、精神萎靡,越是自覺感差;越是體格好,行為敏捷,精力旺盛,自覺感越強越敏感。自覺感在仔細體驗過程中逐漸強化,自覺感的增強,又使得思維意識對肌肉控制更精細,更得心應手,行為更敏捷,體格發育更符合健康需要;更強的自覺感、更豐富的感覺刺激使神經組織對生理代謝的調節更強,生理活動更旺盛。喬丹之所以是喬丹青,楊麗萍之所以舞跳得那么好,都因為他們有不同于常人的控制身體的良好自覺感。
為了達到有針對性的健康目的,治療疾病的目的,美化自己的目的,提高體育運動成績,可據特定目的的選擇恰當練習方式、培養習慣方式保持合適的自在狀況。因為血液循環受感覺調節的敏感性,正確運用感覺體驗對心血管疾病會有非常良好的治療效果。對心臟病、高血壓等心血管類疾病幾乎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讓血液隨感覺體驗的增強,在下肢、在周身加強循環,使血液回流到下半身體、周身肌肉組織,降低血管血壓,恢復健康的血液成份。為了預防和治療癌癥,應多注意體驗自然環境的冷熱刺激;加強鍛煉避免非自然物質環境的有害影響;減少心理壓抑,使心情愉快;加強整體知覺。忽視身體后背的感覺,容易引腰椎痛疼,腰扭傷。并使體型發育不良,氣質不佳,運動不靈活。肥胖的重要成因與模糊的自覺感有關,也與忽視頭頸部、后背、臀部有關,強化自覺感、尤其強化頭頸部、后背、臀部的自覺感是從根本上消除肥伴方式,使失去的脂肪不再回來。注意立體的視覺效果,不要“近視”地只關注視點物,不僅是有助于預防與治療近視眼,而且使眼睛有神。不很嚴重的感冒不要急于吃藥,感冒的感覺促進代謝,增強生理物質活性,有良好健身作用。將自己蒙在被子里,甚至眼睛也蒙上,以便一心一意體驗發燒的感覺,能進一步發揮其良好作用。等到從床上爬起來,感冒可能就好了。病人仔細體驗病理感覺,才真正叫安心養病,會更快的康復。
在體育鍛煉中認真體驗鍛煉感覺,在生活中養成注意身體姿態與運動感的習慣,能明顯提高體育運動成績.無論是對于力量型的運動、技巧型的運動,還是速度型的運動都是如此。感覺體驗使生理活動、生長發育朝強化產生感覺的身體運動有關的功能組織方向進行。如果以高強度的運動或者高度注意的練習進行,但方式與常態或習慣很不同,可能引能不良后果。根據練習方式新結成的神經連系與常態的、習慣的網絡相沖突,截斷大腦與身體的正常聯系。大腦對身的控制出現故障或不協調,輕則用力時關節有響聲,肢體暫時不受控制、覺得非常疲勞;重則象氣功的不當練習那樣走火入魔,致人殘疾。因為這一原因,選擇行為姿態、強化感感覺是與過去的習慣不同的,練習的開始一段時間有疲勞感。一旦開始練習,應盡可能堅持下去,形成習慣。神經組織根據行為用力的需要進行發育,但現有的生理功組織是通過過去的生活經歷建立的。保持生活方式、運動方式的穩定性,使現有的生活方式與功能組織相適應,對身很有好處。應避免突然劇烈運動。注意勞動過程中的用力姿式,注意感覺體驗。如注意站穩腳跟,用力姿式,將使生理代謝、生長發育朝鍛煉成適應繁重體力勞動的體質,體格方向發展,形成有持久耐力的壯碩體魄。
象氣功練習那樣對身體的注意達到那種程度,以睡姿或坐姿進行,體驗周身的感覺,松馳肢體,調節氣息,使身體保持高度的知覺敏感,對身體的有益助進作用非常強。而且,隨著練習的進行,培養越來越強的身體知覺意識;對身體的有益助進作用越來越強。以這種方式進行練習可以達到的效果是任何其它鍛煉方式所達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