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部的肌肉能作出喜怒驚恐等種種復雜表情,它受面神經管支配,神經管十分細長,極易受到周圍惡劣環境因素的影響而發生麻痹。于是表情肌出現癱瘓狀態,導致面神經麻痹。
早期有神經水腫,血管受壓,小靜脈充血,偶有小灶性、新鮮的神經內出血,還可見到神經纖維髓職崩潰、部分軸突消失.神經束或血管屈圍淋巴細胞浸潤。病情嚴重且進—步發展者可有嚴重的wallerian變性.軸突漿呈泡沫狀,甚至消失。神經血管用圍廣泛的淋巴細胞浸潤,神經變細、萎縮,周圍結締組織增生。
面神經炎的病因仍是當前臨床研究的—個本要內容,疲勞、耳面部受涼是發病的主妥誘因.機體抵抗力下降,如妊娠、糖尿病及白血病等情況,其危險性顯著增加。目前已證明一部分患者是由帶狀瘡疹和流行性出血熱病毒引起。在致病誘因和致病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面神經可發生—系列的病理變化。
1、頸椎骨骼錯位
面癱的根源在于頸椎骨骼錯位歪斜壓迫神經引起神經痙攣而形成面部神經痙攣麻痹,導致面部肌肉完全癱瘓者,前額皺紋消失,眼裂擴大,鼻唇溝平坦,口角下垂,露齒時口角向健側偏歪等癥。
2、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易引發面癱:調查顯示,心理因素是引發面神經麻痹的重要因素之一,面神經麻痹發生前,有相當一部分病人存在身體疲勞,睡眠不足,精神緊張及身體不適等情況。
3、感染
約42.5%面部神經麻痹患者是有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病變多是由潛伏在面神經感覺神經節內休眠狀態的帶狀皰疹(VZV)被激活引起。另外腦膜炎、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猩紅熱、瘧疾、多發性顱神經炎、局部感染等均可引起。值得注意的是Lyme病是一種蜱媒傳染病。本病呈區域性,多見于夏季。居住于森林地帶和鄉村者更易發病;耳源性疾病 如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顳骨化膿性炎癥。
4、創傷性
約8.2%,顱底骨折、顳骨骨折、面部外傷、外科手術及以及面神經分布區神經毒性藥物的注射如酒精、青霉素及肉毒素等藥物是面癱在創傷性原因中最常見的。另外,約有5.5%的患者是有腫瘤引起的,腫瘤本身及外科切除腫瘤均可以引起。
另外,大多數患者在發病之前,患者側頭部受到過冷風、冷水等刺激,如吹電扇、遇冷水等;少部分患者病前有過疲勞史,免疫力相對下降。如果遇到情感的相對過大波動,如生氣、害怕、緊張、壓力過大等,則易患此病;少部分患者發病前后有病毒感染跡象,普遍患有感冒、耳炎等癥狀;極少數的患者,其家族中有面神經麻痹患史;極少數的孕期、產褥期的婦女相比普通人更容易患面神經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