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菠菜燒豆腐”、“小蔥拌豆腐”的吃法不科學。因菠菜、蔥中含有較多的草酸,與豆腐中含有的鈣結合,產生不溶性的草酸鈣,造成鈣的浪費。但現今的觀點認為,這種吃法是防止泌尿道結石的最好方法。因為菠菜和蔥是一類富含草酸的蔬菜,其中草酸與豆腐中的鈣在燒煮時結合,會形成不溶性的草酸鈣,雖然影響了豆腐中鈣的吸收利用,但是因為草酸鈣不能被人體吸收,它會隨糞便排出體外,尿中草酸鈣則會減少,從而能防止在腎臟、輸尿管或膀胱中形成草酸鈣結石。如果蔥中的草酸沒有被豆腐中的鈣結合,則會直接被人體吸收到血中,草酸與血液中的鈣結合成草酸鈣,使血液中寶貴的鈣變成“廢物”,它比浪費菜肴中鈣更不劃算,而血液中的草酸鈣需要從尿中排出,從而更容易引起結石。
實驗研究證明,泌尿道結石的形成主要決定于尿液中草酸濃度的高低。如果草酸濃度很高,即使不補鈣,草酸還是會和骨中釋放于血中的鈣結合,形成草酸鈣。在排泄的過程中可使泌尿道形成的小結石或使原有的結石增大。如果降低尿中草酸鈣濃度,就可以大大減少在泌尿道中形成的草酸鈣結石,從而有效防止泌尿道結石的形成。
研究還證實,低鈣食物反而會增加結石形成的機會。因為當人體含鈣量過低時,在腸道中就不能形成不會被人體吸收的草酸鈣,多余的草酸就會被腸道吸收,在血液中與血鈣結合,并通過尿液排出,造成尿中草酸鈣濃度增加,就容易形成草酸鈣結晶,積少成多,轉變成草酸鈣結石。所以,對于結石患者仍然需要適量補鈣,吃牛奶是最好的補鈣途徑。
當然,包括鈣在內的所有營養素都有一個適量的范圍,既不能太多,也不宜太少。每天攝入量為,青春期及50歲以上的人為1000毫克,青壯年800毫克、孕婦及乳母為1200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