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泌尿系結石常見原因編輯本段
泌尿系結石常見原因
泌尿系結石簡稱尿石,是常見病,好發于青壯年,近年來發病率有上升趨勢。是最常見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男性多于女性,約4~5∶1。形成機制未完全闡明,有多種學說,復發率高,對多數結石尚無十分理想的預防方法。尿石癥發病有地區性。在我國多見于長江以南。北方相對少見。近三十年來,我國上尿路(腎、輸尿管)結石發病率顯著提高,下尿路(膀胱)結石日趨少見。膀胱結石中,原發性結石明顯少于繼發性結石。
① 原因不明、機制不清的尿結石稱為原發性尿石。
?、? 代謝性尿石,這類結石最為多見,是由于體內或腎內代謝紊亂而引起,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特發性尿鈣癥引起尿鈣增高、痛風的尿酸排泄增加、腎小管酸中毒時磷酸鹽大量增加等?;纬傻慕Y石多為尿酸鹽、碳酸鹽、胱氨酸黃嘌呤結石。
?、? 繼發性或感染性結石。主要為泌尿系統的細菌感染,特別是能分解尿素的細菌和變形桿菌可將尿素分解為游離氨使尿液堿化,促使磷酸鹽、碳酸鹽以菌團或膿塊為核心而形成結石。此外結石的形成與種族(黑人發病少)、遺傳(胱氨酸石遺傳趨勢)、性別、年齡、地理環境、飲食習慣、營養狀況以及尿路本身疾患如尿路狹窄、前列腺增生等均有關系。
2泌尿系結石飲食禁忌編輯本段
泌尿系結石飲食禁忌
1、患有本病的患者飲食中宜清淡、低蛋白、低脂肪為主。
2、飲食應多樣化,富含營養和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的蔬菜、黃瓜、豆角、綠豆芽;新鮮水果,如蘋果雪梨、西瓜、葡萄、橙、柑等。
3、養成多飲水的習慣,一般每天應飲水1500-2000毫升為好,還可飲果汁、淡茶及其他飲料,如菊花晶、茅根竹蔗晶、夏桑菊等。
4、可食沙參淮山鯉魚粥:鯉魚250克,淮山30克,北沙參30克,白米50克。常法煲粥,調味食。
3泌尿系結石尿液因素編輯本段
泌尿系結石尿液因素
形成結石物質排出過多:尿液中鈣、草酸、尿酸排出量增加。長期臥床,甲狀旁腺機能亢進(再吸收性高尿鈣癥),特發性高尿鈣癥(吸收性高尿鈣癥一腸道吸收鈣增多或腎性高尿鈣癥-腎小管再吸收鈣減少),其它代謝異常及腎小管酸中毒等,均使尿鈣排出增加。痛風,尿持續酸性,慢性腹瀉及噻嗪類利尿劑均使尿酸排出增加。內源性合成草酸增加或腸道吸收草酸增加,可引起高草酸尿癥。
4泌尿系結石流行病學因素編輯本段
泌尿系結石流行病學因素
包括年齡、性別、職業、社會經濟地位、飲食成份和結構、水分攝入量、氣候、代謝和遺傳等因素。上尿路結石好發于20~50歲。男性多于女性。男性發病年齡高峰為35歲。女性有兩個高峰,30歲及55歲。在二次世界大戰時,上尿路結石發病率降低,而其間隙期間以及近四十年來發病率大大上升,提示與經濟收入和飲食結構變化有關。實驗證明,飲食中動物蛋白、精制糖增多,纖維素減少,促使上尿路結石形成。大量飲水使尿液稀釋,能減少尿中晶體形成。相等高溫環境及活動減少等亦為影響因素,但職業、氣候等不是單一決定因素。
5泌尿系結石形成機制編輯本段
泌尿系結石形成機制
尿路結石在腎和膀胱內形成。上尿路結石與下尿路結石的形成機制、病因、結石 人體泌尿,膽系結石成份和流行病學有顯著差異。上尿路結石大多數為草酸鈣結石。膀胱結石中磷酸鎂銨結石較上尿路多見。雖然部分腎結石有明確的原因,如甲狀旁腺機能亢進、腎小管酸中毒、海綿腎、痛風、異物、長期臥床、梗阻和感染等,但大多數鈣結石的形成原因目前仍不能完滿解釋。成核作用、結石基質和晶體抑制物質學說是結石形成的三種最基本學說。根據上尿路結石形成機制的不同,有人將其分為與代謝因素有關的結石和感染性結石。代謝性結石是由于代謝紊亂所致,如甲狀旁腺機能亢進,各種原因引起的高尿鈣癥、高尿酸尿癥和高草酸尿癥等。高濃度化學成份損害腎小管,使尿中基質物質增多,鹽類析出,形成結石。感染性結石是由于產生尿素酶的細菌分解尿液中的尿素而產生氨,使尿液堿化,尿中磷酸鹽及尿酸銨等處于相對過飽的狀態,發生沉積所致。細菌、感染產物及壞死組織亦為形成結石之核心。
6泌尿系結石定義編輯本段
泌尿系結石定義
又稱為尿石癥尿路結石是最常見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男性多于女性約4~5∶1形成機制未完全闡明有多種學說心地復發率高對多數結石尚無一下十分神奇理想的預防方法尿石癥發病有地區性在我國多見于長江以南北方相對少見近三十年來我國上尿路(腎輸尿管)結石發病率顯著二年提高下尿路(膀胱)結石日趨少見膀胱結石中原發性結石明顯即使少于繼發性結石近十年來尿路結石的治療獨到方法有了迅速發展,90%左右的尿路結石可不再采用傳統的開放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