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理
結核桿菌經血行到達腎臟,在雙側腎皮質腎小球的毛細血管叢中,形成多發性微小病灶。若機體抵抗力強,大多能自行愈合,臨床無癥狀,只在尿中查出結核桿菌,稱為病理性腎結核;若機體免疫力低下,病灶擴大并可向髓質蔓延,突破腎乳頭到達腎盞、腎盂,形成多發性結核結節和潰瘍,出現臨床癥狀,稱為臨床腎結核;當病灶擴大、融合,干酷樣壞死灶脫落后則形成空洞。若空洞相互融合,即形成結核性膿腎;含有結核菌尿液流經輸尿管、膀胱可引起輸尿管和膀胱結核。機體對結核菌的另外反應是纖維組織增生,輸尿管纖維增生可致輸尿管閉塞,帶有結核菌的尿液不能進入膀胱,臨床癥狀暫時緩解,此時稱為“腎自截”。膀胱的纖維增生引起膀胱攣縮,對側輸尿管口閉鎖、狹窄或抗返流作用損失,出現對側腎積水。
二、臨床表現
1、尿頻、尿急、尿痛 這是腎結核的典型癥狀。初期尿頻是結核菌對膀胱的刺激;隨后膀胱結核形成潰瘍,加重尿路刺激癥狀;膀胱攣縮使膀胱有效容量減少,尿頻更為嚴重,甚至出現急迫性尿失禁。
2、血尿 這是腎結核的重要癥狀。常為終末血尿、也可為全血尿。血尿常與膿細胞、干酪樣壞死組織混合形成膿血尿。
3、少數腎結核破壞嚴重和梗阻,引起腰鈍痛或絞痛。
4、晚期和合并其他器官結核時,病人可出現全身中毒癥狀,乏力、盜汗;影響腎功能時出現腎功能不全癥狀,貧血、水腫、惡心、嘔吐,甚至少尿或無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