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甲狀腺腺體本身功能亢進,合成和分泌甲狀腺激素增加所導致的甲狀腺毒癥稱為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簡稱甲亢)。血液循環中甲狀腺激素過多,可引起易激動、煩躁失眠、心悸、乏力、怕熱、多汗、消瘦、食欲亢進、大便次數增多或腹瀉、女性月經稀少等一系列興奮性增高和代謝亢進為主要表現的一組高代謝癥狀。但少數老年患者高代謝的癥狀不典型,相反表現為乏力、心悸、厭食、抑郁、嗜睡、體重明顯減少,稱之“淡漠型甲亢”。本文主要闡述甲亢的治療方法。
放射治療
本法治療甲亢是一種方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對老年人尤其合適。病人服用適量的131I后,迅速被甲狀腺攝取,131I在衰變過程中放出的射線,其中主要由α射線對細胞產生內照射,使甲狀腺細胞被破壞,達到甲狀腺功能減低的目的。服131I前2周內忌碘,按甲狀腺大小及吸碘率估算服用131I的劑量,一次頓服。一般服藥后2~3周甲亢癥狀開始減輕,1~3個月癥狀緩解,必要時6~9個月后考慮第2次治療。重癥甲亢病人可在服用131I后1~7天加服抗甲狀腺藥物和普萘洛爾。
國內報告治愈率在80%以上,總有效率在95%以上。本法治療的主要并發癥是甲減。治療后3~6個月引起的暫時性甲減可在1年內恢復;永久性甲減發生率隨治療后時間延長而增加,國外有資料統計治療頭兩年有20%病人發生甲減,以后每年平均發生率為3.2%。國內文獻報告甲減發生率多數低于國外,但也有報告隨訪748例病人,到治療后11年時,累計患病率已達50%左右。
永久性甲減發生原因與放射性劑量及個體對射線敏感性有關,也不排除與自身抗體TGAb及TMAb存在有關。少數人服131I后2~3天出現憋氣、甲狀腺疼痛。偶有并發甲亢危象。所以在治療第1周,應密切注意病情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