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泌尿系梗阻病因編輯本段
泌尿系梗阻病因
泌尿系梗阻的原因很多,可涉及泌尿系多種疾病。按泌尿系梗阻的病因性質主要可分為機械性梗阻和動力性梗阻。根據泌尿系梗阻的部位分為上尿路梗阻即輸尿管以上梗阻及下尿路梗阻即膀胱以下包括尿道發生梗阻。上尿路梗阻多為單側,也可以是雙側的,對腎功能影響發生快;下尿路梗阻時,由于膀胱的代償及緩沖作用,對腎功能的影響較慢,但均為雙側性。
泌尿系統的各種疾病以及鄰近尿路其他臟器的病變,都可在尿路的不同部位造成梗阻。
(1)尿道病變:尿道口狹窄、尿道狹窄、后尿道瓣膜、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癌、尿道損傷、尿道異物、尿道結石等。
(2)膀胱病變:神經性膀胱——先天性腦脊膜膨出造成的神經損傷、后天性外傷、藥物的影響,膀胱結石,膀胱頸部腫瘤,輸尿管膨出,膀胱內血塊阻塞,膀胱頸攣縮等。
(3)輸尿管病變:輸尿管結石、腫瘤、外傷、手術時誤結扎,腹膜后廣泛纖維性病變等。
(4)腎臟病變:腎結石、腎盂腫瘤、腫瘤出血形成的血塊阻塞、腎盂輸尿管交界處的先天性狹窄等。
(5)泌尿系統以外的病變對尿路造成的梗阻:如腹膜后或盆腔腫物對輸尿管的壓迫,子宮頸癌浸潤至膀胱后壁,造成單側或雙側輸尿管進入膀胱部位的梗阻。
2泌尿系梗阻癥狀編輯本段
泌尿系梗阻癥狀
急性尿潴留患者在急診就醫時,表情極為痛苦,病史可提示發病的病因。體檢可見下腹脹滿,叩診為濁音,有時膀胱底可達臍平面。檢查陰莖、尿道口及尿道有無硬的呈索條狀的尿道疤痕組織以除外尿道狹窄。直腸指檢可摸知前列腺的大小,正常的前列腺外形如栗子,底在上而尖向下,底部橫徑約4cm,縱徑3cm,前后徑 2cm,而兩側葉之間可摸得一凹陷,即所謂中央溝。當前列腺增生時,不僅腺體增大,中央溝亦變淺平。在急性尿潴留時,受脹滿膀胱的影響,往往摸到的前列腺比其實際大小要大一些。應在設法排空膀胱之后,再次檢查前列腺,核對是否真正增大,以免診斷失誤。
3泌尿系梗阻原因及部位編輯本段
泌尿系梗阻原因及部位
泌尿系梗阻的原因很多,可涉及泌尿系多種疾病。按泌尿系梗阻的病因性質主要可分為機械性梗阻和動力性梗阻。根據泌尿系梗阻的部位分為上尿路梗阻即輸尿管以上梗阻及下尿路梗阻即膀胱以下包括尿道發生梗阻。上尿路梗阻多為單側,也可以是雙側的,對腎功能影響發生快;下尿路梗阻時,由于膀胱的代償及緩沖作用,對腎功能的影響發生較慢,但均為雙側性。
(一)上尿路梗阻的原因;上尿路機械性梗阻的原因為①腎及輸尿管先天性異常如腎盂輸尿管交界處狹窄等;②腎及輸尿管結石;③腎盂及輸尿管腫瘤;④輸尿管炎癥;⑤宮頸癌淋巴結轉移壓迫輸尿管;⑥輸尿管損傷等。上尿路動力性梗阻的原因有先天性巨輸尿管癥等。
(二)下尿路梗阻的原因:下尿路機械性梗阻的原因有①前列腺增生癥;②膀胱頸攣縮;③尿道狹窄;④尿道瓣膜;⑤尿道結石等。下尿路動力性梗阻的原因以神經原性膀胱機能障礙為常見。
4泌尿系梗阻病理生理編輯本段
泌尿系梗阻病理生理
(一)上尿路梗阻的病理生理:尿液的形成以腎小球過濾作用為主。過濾作用依靠腎小球毛細胞血管內的血壓與血漿膠體滲透壓及球膜阻力之間的壓差,即濾過壓。任何部分的尿路梗阻均可使其近端壓力增高,最終使球膜阻力增加而降低濾過壓,導致尿液減少及腎盂擴張。由于腎盂內尿液可通過腎盞穹窿部靜脈逆流、腎盂腎小管逆流,腎盂淋巴逆流及腎盂間質逆流等途徑而重吸收,故尿液分泌并不停止。尿液的分泌和逆流的平衡失調促使腎積水的繼續發展。腎實質的營養主要由腎小球輸出小動脈及其分支直小動脈供應。這些血管的壓力較腎小球毛細血管的血壓為低(低于8~9.3Kpa(60~70mmHg)。因此,如尿路梗阻持續存在,則腎小管內反壓增高而壓迫這些血管,導致腎實質發生缺血性萎縮,最終使腎功能嚴重虧損。
(二)下尿路梗阻的病理生理:下尿路梗阻時,膀胱欲維持正常的排尿速度,則需產生較強的膀胱逼尿肌收縮,使膀胱內壓升高。繼之膀胱逼尿肌逐漸增生,膀胱壁肥厚,并出現小梁、小房形成,嚴重時則有憩室形成。膀胱在代償情況下,強有力的逼尿肌收縮而產生的膀胱內壓增高可使尿液完全排空。如梗阻持續存在,可出現膀胱逼尿肌代償機能不足而產生殘余尿,最終使膀胱呈弛緩性擴大并導致兩側腎功能受損。
(三)尿路梗阻所致的尿滯留是尿路感染的重要條件。在梗阻近端,由于尿液滯留,細菌較易生長。尿路梗阻減低機體抗感染能力,使尿路感染得以存在、發展和增劇。尿路梗阻引起的尿液滯留亦有利于尿路結石的形成而結石本身又可引起和加重尿路梗阻,兩者互為因果。尿路梗阻有時可因腎實質缺血而并發高血壓。這種病人在尿路梗阻解除后高血壓常能隨之消退。
(四)泌尿系梗阻的病理過程:泌尿系梗阻的病理過程分為三個階段:①梗阻受損階段:尿路梗阻發生初期,梗阻近端的管腔即擴張,血循環受到影響而產生阻性充血,導致擴大的管腔出現微小的破損,在腎臟皮髓交界處及腎乳頭表現尤為明顯。臨床上表現為輕度血尿。梗阻后8~14天時,破損處逐漸修復。②管道肌層肥厚代償階段:由于尿路梗阻的存在,梗阻以上的管道肌層加強收縮而逐漸增厚并擴張。③代償衰竭階段:如尿路梗阻持續存在,管道肌層的增厚而增加的蠕動收縮力量不能克服梗阻時,近端管道繼續擴張,管道肌層肌張力消失而出現腎輸尿管積水,導致腎實質營養血管受壓而致缺血性萎縮。膀胱機能出現代償衰竭后,最終亦導致兩側腎積水及腎功能損害。
5泌尿系梗阻治療編輯本段
泌尿系梗阻治療
尿路梗阻的原因很多,治療方法復雜,因此,必須細致檢查,全面考慮,并在此基礎上選擇治療方針。
(一)病因治療:尿路梗阻疾病的治療應在明確診斷,查明病因的基礎上,消除引起尿路梗阻的原因,才能徹度治愈。例如:腎盂輸尿管連接部狹窄,如患腎仍有功能,應作腎盂成形術,即切除狹窄部分,大部切除擴大的腎盂后,重作腎盂輸尿管吻合。腎及輸尿管結石可行體外震波碎石或手術取石術。前列腺增生癥如病情允許,應行前列腺摘除術。尿道狹窄應行狹窄段切除及吻合或拖入術。雙側尿路梗阻的治療原則為兩側腎功能尚可時,宜先對腎功能較差側施行手術,使兩腎功能均能充分恢復如兩側腎功能均差時,應選擇腎功較好的一側先行手術,對側亦應盡快施行手術。
(二)梗阻以上造瘺術:如梗阻病因暫時不能解除,或病人情況不允許作較大手術時,可先在梗阻以上部位行造瘺術,以利尿液引流,使梗阻引起的損害逐漸恢復,待條件許可時,再解除梗阻的病因。上尿路梗阻時行腎造瘺術。下尿路梗阻時行膀胱造瘺術。
(三)腎切除術:如上尿路梗阻導致嚴重腎積水,腎功能已極度損害或又合并嚴重感染時,如對側腎正常,可將患側腎切除。
6泌尿系梗阻診斷編輯本段
泌尿系梗阻診斷
(一)臨床表現:上尿路梗阻的臨床表現為患側腰痛。腎積水明顯時上腹部可觸及腫塊如為間歇性梗?則腫塊時?時小。并發感染時可有發熱、膿尿,有的出現尿頻、尿急等癥狀。并發結石時可出現血尿。雙側嚴重腎積水可出現慢性腎功能不全癥狀,如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及貧血等。雙側上尿路梗阻時可出現無尿。
下尿路梗阻的臨床表現主要為進行性排尿因難,表現為尿線細小,射尿無力,排尿滴瀝,淋漓不盡,分段排尿,進而出現尿潴留及充盈性尿失禁。長期下尿路梗阻亦可導致兩側腎積水及腎功能不全。
(二)尿液檢查:并發感染時,尿內可有白細胞及膿細胞。中尿培養有非特異性細菌生長。并發結石時尿內有紅細胞。
(三)膀胱鏡檢查:下尿路梗阻時,膀胱鏡檢查可發現前列腺增生,膀胱頸攣縮,膀胱結石及膀胱內小梁、小房,憩室等病變。
(四)尿路造影:并發結石時平片上可顯示不透光的結石陰影。上尿路梗阻時,患側常有腎積水。嚴重腎積水常致腎功能虧損而不顯影。輸尿管積水可顯示擴大,迂曲等。下尿路梗阻時,膀胱輪廓不規則,有憩室時可顯示憩室的大小及部位。膀胱尿道造影可顯示尿道狹窄及瓣膜等病變。
(五)B型超聲檢查:上尿路梗阻時,患側腎常可探到液平段,提示患腎積水。并發結石時可探及結石及其聲影。下尿路梗阻時,膀胱內可測得不同程度的殘余尿。
(六)CT掃檢查:上尿路梗阻時,CT掃描除能測得患腎積水外,尚能測定患腎皮質的厚度,對決定治療方案有重要參考價值。CT掃描尚可檢測結石影,有時亦可發現腎盂及輸尿管腫瘤。
(七)腎功能檢查:梗阻早期,腎功能常無改變。單側上尿路梗阻常致患側腎功能減退,可由靛胭脂試驗,同位素腎圖及靜脈尿路造影提示。長期兩側上尿路梗阻及下尿路硬阻時,可致兩側腎功能不全,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同位素腎圖可顯示患腎功能受損或梗阻性腎圖。
(八)尿流動力學檢查:下尿路梗阻時,最大尿流率降低(<10ml>70cm水柱)
7泌尿系梗阻泌尿系結核臨床表現編輯本段
泌尿系梗阻泌尿系結核臨床表現
典型的癥狀是尿頻、尿急、血尿或膿尿。全身癥狀可有體重減輕、低熱、乏力或貧血。也可無任何癥狀而在尿常規檢查時才被發現。
平片
(1)腎實質鈣化是主要所見,其鈣化灶密度較低,不甚清晰,是由于干酪壞死物質內有少量鈣鹽沉積所致。鈣化灶可很小,單發,也可分散而多發。當出現全腎鈣化,腎可萎縮變小,腎功能很差或無功能,這種全腎彌漫性鈣化稱為“自截腎”,常見于晚期腎結核。
(2)輸尿管鈣化:沿患結核的輸尿管零散鈣鹽沉著。
(3)膀胱鈣化:多在膀胱壁上有致密影。
(4)前列腺、精囊、輸精管也有散在或彎曲的致密線點狀陰影。
8泌尿系梗阻尿路造影及CT表現編輯本段
泌尿系梗阻尿路造影及CT表現
(1)腎結核累及腎錐尖端后尿路造影開始顯示早期改變,表現為某盞有輕度模糊不規則的外形。病變繼續擴大,則腎小盞也擴大并伴有不規則的破壞,說明腎錐體及皮質已發生糜爛壞死,病變進一步發展,腎盞外形如羽毛狀或蟲蝕狀壞死,盞外可見已有造影劑進入,甚至受累的腎盞與空洞之間的瘺道也可看見。
(2)腎結核晚期可見腎內有廣泛的干酪壞死空洞,呈大而不規則的造影劑可充盈的破壞灶,此種空腔在增強的CT圖像中顯示更為清楚,腔內積膿液,呈水樣密度,且不增強。廣泛的腎結核破壞,同時有修復作用,大量鈣鹽沉積在腎干酪壞死灶,可成無功能的腎,稱“自截腎”。
(3)輸尿管結核早期表現為輸尿管擴張,邊緣呈蟲蝕狀,這是由于結模侵犯了輸尿管肌層引起張力失調及多發潰瘍所致。繼而輸尿管壁增厚變粗,失去彈性,蠕動消失。當有較大量纖維化瘢痕變形時,輸尿管腔狹窄或狹窄與擴張交替出現,表現為串珠狀、螺旋狀,最后可成一短而僵直的細管,甚至完全閉鎖,均伴有患側腎積水。
(4)膀胱結核多由于上尿路結核下行蔓延引起。在膀胱輸尿管交界處出現模糊不清邊緣不整現象,容積也減少,痙攣及纖維化,出現“小膀胱征”。有時可見膀胱壁上出現片狀鈣化灶。若膀胱結核累及健側膀胱輸尿管口,引起括約肌閉鎖不全,發生尿回流現象,即形成健側腎積水現象。
(5)泌尿系統結核可播及生殖器官,在男性為前列腺、精囊、附睪、輸精管,這主要是通過腎結核尿中的結核桿菌經后尿道前列腺小管和射精管口進入前列腺和精囊,再由輸精管至附睪及睪丸,也可通過血行播散至這些器官。
B超
早期不能發現。中晚期可顯示:
①結核空洞:單或多個液性暗區,邊緣不光滑,內有散在光點 。
②腎實質鈣化:小者呈小光團伴聲影,大者全腎鈣化,顯示密集的弧形光團伴后聲影。
③病變廣泛成為膿腎時,出現腎積水聲像。
④腎包膜模糊或腎縮小變形。
9泌尿系梗阻預防編輯本段
泌尿系梗阻預防
早期結核病變未波及膀胱時,正確應用抗結核藥和手術治療應能治愈,治愈率可達90~95%以上,若伴有嚴重膀胱結核造成對側腎積水或兩側腎結核致使腎功能衰竭時,可死于尿毒癥。其預后取決于:①全身情況和泌尿系以外的結核病狀況;②膀胱結核病變的輕重;③對側腎臟病變和功能情況;④治療的時機和治療的正確性包括藥物的選用,病人對抗結核藥物的耐受性和結核桿菌的敏感性以及尿路有無梗阻等因素。
泌尿系結核的根本措施是預防肺結核。重視肺結核和其他結核病患者的尿液檢查,可早期發現泌尿系結核。
10泌尿系梗阻泌尿系結石臨床意義編輯本段
泌尿系梗阻泌尿系結石臨床意義
尿檢查不僅可測出患者的結石類型;對制定的治療方案、病程觀察、防止復發和預后判斷等也有幫助;還對了解結石構成、分布、流行病的調查和防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11泌尿系梗阻泌尿系結石飲食禁忌編輯本段
泌尿系梗阻泌尿系結石飲食禁忌
1、患有本病的患者飲食中應禁食含膽固醇高的動物肝臟、腎臟、腦、海蝦、蛤蟹等。
2、少食含草酸、鈣高的食品,如菠菜、油菜、海帶、核桃甜菜、巧克力、代乳粉、芝麻醬、腌帶魚等。
3、最好不要喝酒、濃茶、濃咖啡。
12泌尿系梗阻泌尿系結石飲食適宜編輯本段
泌尿系梗阻泌尿系結石飲食適宜
1、患有本病的患者飲食中宜清淡、低蛋白、低脂肪為主。
2、飲食應多樣化,富含營養和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的蔬菜、黃瓜、豆角、綠豆芽;新鮮水果,如蘋果雪梨、西瓜、葡萄、橙、柑等。
3、養成多飲水的習慣,一般每天應飲水1500-2000毫升為好,還可飲果汁、淡茶及其他飲料,如菊花晶、茅根竹蔗晶、夏桑菊等,可大量通淋。
4、可食沙參淮山鯉魚粥:鯉魚250克,淮山30克,北沙參30克,白米50克。常法煲粥,調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