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機能亢進癥(甲亢)是一種常見的甲狀腺疾病,各個年齡均可發病,如不及時治療,將對人體各個系統均有嚴重損害,并可影響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以及育齡婦女的妊娠、哺乳。
甲亢的病因很多,最常見的一種是自體免疫性甲亢(Graves甲亢)。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目前治療甲亢已取得很大進展,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是其中之一。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核醫學科周蔭葆
1、抗甲狀腺藥物有甲巰咪唑(他巴唑、賽治)和丙基硫氧嘧啶。治療緩解率30%~70%不等,平均50%。
2、藥物治療適用于沒有禁忌癥的各種甲亢病人,治療方法簡單但療程需1年~1.5年,復發率較高,目前抗甲狀腺藥物治療逐漸成為手術或碘-131治療前或后的輔助方法。
3、服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效果多在4周后出現,甲功正常后可逐漸減量至最小維持量。
4、停藥需根據病情、化驗甲狀腺激素水平、療程等因素來決定。有文獻認為甲狀腺抗體(TRAb)水平高,復發率較高。但我認為不能以此作為是否停藥的根據。
5、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的副作用有皮疹、皮膚瘙癢、白細胞減少癥、粒細胞減少癥、中毒性肝病和血管炎等,用藥前應查白細胞、肝功能。治療期間應注意臨床異常表現,定期復查白細胞和肝功能。
6、粒細胞缺乏癥是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的嚴重并發癥,發病急,常表現高熱、咽喉腫痛等急性感染癥狀,及時查白細胞是明確診斷的關鍵。
粒細胞缺乏癥應緊急處理,延誤治療可危及生命。復方碘溶液(盧戈氏液)和腎上腺皮質激素是關鍵用藥,需配合強力升白藥,控制心率和抗感染,支持療法等措施。
一旦出現粒細胞缺乏癥,糾正以后應采取碘-131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