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甲減患者逐漸增多,給人們身體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也給醫學界甲減防治工作帶來嚴峻挑戰。專家稱,甲減一般是由于血液循環中甲狀腺激素水平降低引起的,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甲狀腺合成或分泌功能不足而引起的疾病。臨床以機體代謝功能低下及黏液性水腫為主要特征,屬中醫虛損范疇。
甲減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普通康復療法
注意保暖,預防感冒,防止創傷及感染,避免引起黏液性水腫(黏液性水腫【譯】可分為全身黏液性水腫也稱真性黏液性水腫、脛前黏液性水腫又稱甲狀腺毒性黏蛋白沉積癥)的誘因。
(二)中醫分型與中藥治法
1.脾腎陽虛神疲乏力,嗜睡倦怠,記憶減退,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腰膝酸冷,畏寒肢冷,皮膚干燥脫屑,毛發干枯易落,納減便秘,全身浮腫,舌苔白膩,男子陽痿,女子月經不調,舌淡體胖有齒痕,舌苔白膩,脈沉細或沉遲。[治法] 健脾溫腎。[方藥] 四君子湯合右歸丸:附子12克,肉桂7克,杜仲16克,山萸肉12克,菟絲子15克,鹿角膠35克,熟地25克,枸杞子12克,當歸12克,黨參16克,白術12克,茯苓25克,炙甘草7克。
2.心腎陽虛心悸心慌,胸悶憋痛,神倦嗜臥。形寒肢冷,舌淡嫩,苔白水滑,脈沉遲或結代。可見頭暈耳鳴耳聾,腰膝酸軟,男子陽痿,女子月經不調。[治法] 溫通心陽,補腎益氣。[方藥] 桂枝甘草湯合金匱腎氣丸加減:桂枝12克,炙甘草12克,制附片12克,肉桂4克,熟地25克,山萸肉12克,淮山藥25克,茯苓25克,澤瀉12克,丹皮12克。胸痛加川芎12克,薤白12克,郁金12克,元胡12克;神倦乏力加炙黃芪35克。
3.陽氣衰竭此型常見于黏液性水腫昏迷的患者,表現為神昏肢厥,皮溫下降,呼低息微,肌肉弛張無力,舌淡體胖,脈微欲絕。[治法] 振奮陽氣、救逆固脫。[方藥] 四逆湯:制附片12克,干姜12克,人參12克,炙甘草12克。
(三)現代西醫西藥治療方法 替人治療是甲減的基本療法,甲狀腺片是國內目前應用最多的制劑,其甲狀腺激素含量不恒定,但來源容易,價格低廉,包括左旋甲狀腺素和甲狀腺片。
(四)單味藥與經驗方治法 (1)桂枝12克,川椒2克,冬葵子13克,共研細末分8次開水送服,每日2次。(2)鹿茸35克,浸泡黃酒500毫升內,3個月后服用,每服10毫升,每日2次。(3)金匱腎氣丸,每次45克,2次/日。
(五)針刺穴位療法 (1)體針可針脾俞、腎俞、足三里、關元、氣海等,用補法針刺或艾灸,留針30分鐘。(2)灸關元、氣海、神闕。(3)耳針可取脾、腎、皮質下、留針30分鐘。
溫馨提示:
目前,據調查,我國成人甲減發病率逐漸提高,專家提醒人們,預防甲減要從日常生活中做起,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并限制脂肪、膽固醇攝入應進食高熱量、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進食生甲狀腺腫物質的食物不要吃卷心菜、白菜、甘藍、油菜、木薯、核桃等食物,以免引起甲狀腺腫大。
【參考文獻:《甲狀腺乳腺疾病診療手冊》《甲狀腺疾病防治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