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疣的治療一般采用外治法為主,如皮疹數量較多者,可結合辨證治療。主要的治療方法是養血平肝、活血通絡。目前的治療方法包括全身治療、局部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和針灸治療等。
一、跖疣的西醫治療
1.全身治療
(1)干擾素。
(2)治療疫苗。
2.局部藥物治療
多數疣患者在發病后1~2年內能自行消退,因此對疣的各種局部治療的療效評價應特別慎重,對一些能造成永久性瘢痕的療法不宜使用。
局部療法與尋常疣相同。對頑固難治者可用0.1%爭光霉素生理鹽水或2.5%氟尿癌啶加2%普魯卡因(二者為5:1)混合液0.5mL注射損害中心,每周1次,連用2—3次,如表面胼胝樣角質層厚者,應先用20%水楊酸火棉膠或軟膏除去后再注射,或用液氮冷凍或二氧化碳激光。
對鑲嵌疣可用10%福爾馬林溶液外擦,每天2次。每次15—30min,連續數周。或10%冰醋酸液浸泡,每日1次。孤立頑固損害可放射治療,每次5Gy,每周2次,總量可達30Gy。最近國外報道,20%戊二醛溶液外用,每日1次,療程12~24周,治療難治性跖疣,有良效。
3.物理治療
冷凍療法、電灼療法、激光治療、紅外凝固治療適用于數目少的跖疣。
4.針灸治療
火針治療跖疣簡單易行,見效較快,有一定治愈率。
二、跖疣的中醫治療方法
跖疣多因風邪搏于肌膚,或因怒動肝火,肝旺血燥,筋脈不榮,以致氣血凝滯,加之足底部受壓及摩擦,而發生皮疹。
1.中醫中藥
以養血平肝、活血通絡、調和氣血,活血解毒,軟堅為治療法則。
(1)外治法
①千金散局部外敷;②烏梅肉置鹽水中浸泡一晝夜,搗為泥狀,每次少許敷患處;③木賊、香附、板藍根、烏梅、威靈仙、大青葉,煎水浸泡患部。每日1劑,可復渣再煎,每劑浸泡2~3次,每次30分鐘。
建議:點涂疣體,再用膠布封包。跖疣是由人體病毒感染引起的,不建議使用創傷性的治療方法。
(2)內服法
桃仁10克,紅花10克,當歸30克,熟地黃20克,川芎10克,赤芍30克,炮山甲15克,夏枯草15克,板藍根30克,制首烏30克,白術15克,甘草10克。上藥加水煎煮2次,藥液對勻后分2次服,每日1劑。
2.單驗方
1.30%生半夏霜外搽。
2.生半夏粉加白糖少許,外敷,膠布貼封,3天一換。
3.紫硇砂30克,研粉外包,每周一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