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最新國際研究顯示,孤獨癥患者的弟弟、妹妹罹患這種精神發育障礙的風險可以高達19%,遠高于早先推測的3%至10%。這項研究共包含664名胞兄或胞姐患有孤獨癥的研究對象,納入研究時,研究對象的平均年齡為8個月,其中三分之二在未滿6個月大時即參與。這些嬰兒成長到36個月時,約有19%患孤獨癥,其中男童占80%。
研究還顯示,如果家中不止一位胞兄或胞姐患有孤獨癥,那么較年幼的孩子得孤獨癥的風險會提高到32%以上。
孤獨癥也稱自閉癥,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發育障礙,其概念由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專家萊奧·坎納于1943年首次提出。其癥狀一般在3歲以前就會表現出來,主要特征是漠視情感、拒絕交流、語言發育遲滯、行為重復刻板以及活動和興趣范圍的顯著局限性等。目前全球約有7000萬名患者,其中男孩的比例是女孩的4倍。
新研究成果的論文將刊登在美國《兒科》9月刊上。論文第一作者、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授薩莉·奧佐諾夫表示,這項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它可以為父母提供基因咨詢;如果已有孩子患孤獨癥,它還可用作對其弟弟或妹妹早期干預治療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