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肝血管瘤的常見檢查包括:
1.肝臟彩超:
肝臟彩超可顯示肝內均質、強回聲病變,邊界大多清楚,或病變區內強回聲伴不規則低回聲,病變內可顯示擴張的血竇。
2.腹部CT:
增強掃描是診斷肝海綿狀血管瘤的重要方法,具有特征性表現,診斷正確率可在90%以上。
(1)平掃:肝內低密度區,輪廓清楚,密度均勻或病變區內有更低密度區,代表血栓機化或纖維分隔,少數可見到鈣化。
(2)增強掃描:
①早期病變邊緣顯著強化呈結節狀或“島嶼狀”,密度與鄰近腹主動脈相近,明顯高于周圍肝實質密度,持續時間超過2分鐘。
②隨著時間延長,增強幅度向病變中央推近,而病變的低密度區相對變小。
③延時掃描病變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平掃時病變內更低密度無變化)。
3.同位素99mTC肝血池掃描及肝血管造影檢查:
有助于肝血管瘤的診斷,表現為無腫瘤染色,邊緣清楚銳利,血管瘤顯影時間較長。
4.MRI:
T1圖像呈低信號強度,T2弛豫時間延長,表現為高信號強度組織。
肝血管瘤缺乏特異性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如B超、CT、MRI)是目前診斷肝血管瘤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