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以老年患者居多,隨著歲月的增長,老年人的人體機能下降,讓冠心病有了可乘之機,如果這時能夠及時診斷治療的話,對患者并不會造成大礙,相反不了解冠心病而延誤了治療時機,就只能使病情越來越重。冠心病的中醫診斷標準是什么?下面小編簡單的為大家介紹一下。
冠心病的中醫辯證診斷
1、胸陽痹阻型
證候:心痛甚,痛如椎刺,或如刀割,胸痛徹背,遇寒加重,伴有畏寒肢冷,乏力自汗,氣短心悸,甚則喘咳不臥,吐白色泡沫痰,苔薄白或白膩,舌淡體胖有齒痕,脈沉遲無力。
冠心病的中醫辯證診斷標準
證候分析:由于胸陽不足,陽虛寒凝,氣機痹阻所致胸痛甚,且胸痛徹背。由于機體陽虛,寒邪乘虛侵襲,經脈攣急,血液凝滯,故遇寒則疼痛加重。陽氣不足則畏寒肢冷,乏力氣短,氣虛不能外固表則自汗出。心陽不足,寒飲上犯心肺,則心動悸,喘息不得臥,咳吐白色泡沫痰,痰飲盛則苔白膩,無痰飲則薄白,陽氣不足則舌胖有齒痕,面色恍白,陽虛失于鼓動,脈沉且遲而無力。相關推薦:冠心病的危害及治療方法
2、氣虛血瘀
證候:心痛時輕時重,以隱痛為主,遇勞則發,乏力氣短,心悸,自汗懶言,苔薄白,舌質暗淡,胖有齒痕,脈弱無力。
證候分析: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心氣虛失于帥血,則致氣虛血瘀。勞則傷氣,更致氣虛,所以勞累后則可誘發疼痛,以虛為主,所以呈隱痛。因心氣虛常因思慮勞倦而致,故出現乏力、氣短、心悸。汗為心之液,因于氣虛,心液外溢則自汗出,心氣虛無力帥血運行,血脈痹阻,故見舌暗,心失所養則心悸,"心其華在面" 心氣心血不跳面色恍白,"舌為心之苗",心氣虛則舌胖有齒痕。由于心氣虛,不得帥血運行,鼓動無力,故脈弱而無力。
3、氣滯血瘀
證候:左胸刺痛,部位固定不移,入夜更甚,伴兩脅脹痛,胸悶不舒,常太息,時而煩躁欲哭,心悸不寧,苔薄白,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沉澀,或弦澀。
證候分析:因氣郁日久,瘀血停著所致,故為刺痛,且部位固定不移,入夜為陰盛陽漸衰,陽衰陰盛則不利血行,故入夜則甚。肝郁氣滯,則兩脅脹痛,肝郁不舒則胸悶太息,甚則煩躁欲哭。瘀血阻絡,心失所養則心悸不寧。舌紫暗,有瘀斑均為瘀血停著之征象。脈弦為肝所主,澀為血流不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