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0歲的周先生做夢都沒想到,一顆與自己相伴了30年的小黑痣,居然會變成致命的惡性黑色素瘤。專家提醒,黑色素瘤60%是由黑痣惡變的,因此如果發現身體各個部位的小黑痣出現增大、顏色加深,邊緣不規則,甚至發癢、破潰等現象的話,應及早求醫,而且最好是到腫瘤專科檢查,以便及早確診,及早治療。
惡性黑色素瘤發病率低,致死率高
患者周先生說,他的肚皮上從小就長著一顆小黑痣,“因為是與生俱來的東西,我根本沒有在意。”從去年初開始,周先生肚皮上的小黑痣開始慢慢變大,但由于變化非常緩慢,這一現象還是沒有引起周先生的注意。然而到了上個月,周先生洗澡的時候猛然發現小黑痣比從前大了很多,“以前頂多芝麻般大,現在卻變成了花生般大小!而且還有點癢。”周先生嚇了一跳,第二天趕緊到醫院求診。經過檢查,周先生肚皮上的黑痣被診斷為惡性黑色素瘤,由于發現得較晚,癌細胞已經在附近的淋巴發生了轉移。
惡性黑色素瘤是一種兇險的腫瘤。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它的惡性程度高,致死率高,而且病情發展得非常快。資料顯示,在所有原發于皮膚的惡性腫瘤中,惡性黑色素瘤只占了4%,但其致死率卻占了79%。而更可怕的是,由于人們對惡性黑色素瘤缺乏認識,即使身體上長出了小黑痣,或者原有的小黑痣出現了變化也難以察覺,往往錯過了早期治療的時機。
六成黑色素瘤由普通黑痣惡變而成
據介紹,惡性黑色素瘤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確,多數認為是環境因素導致細胞遺傳控制機制被破壞的結果。流行病學資料顯示,紫外線可能是散發性皮膚惡性黑色素瘤最重要的致病因素,臭氧層變薄導致紫外線強度增大是惡性黑色素瘤發病率增高的原因之一。同時,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病率會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專家介紹,約60%的惡性黑色素瘤是由普通黑痣惡變而成的。這些惡性病變早期大多都表現為棕色或黑色小點,之后瘤體逐漸增大,顏色逐漸加深,邊緣不規則,逐漸發展為腫瘤而破潰出血,局部淋巴結轉移和血行轉移,最常見的轉移部位是區域淋巴結,其次是皮膚、皮下組織和肺。
目前惡性黑色素瘤還沒有明確的預防辦法。不過黑色素瘤的預后與腫瘤分期密切相關,發現得早的病人,通常可通過徹底切除病變而長期存活,但晚期的病人,預后往往較差。即使切除后再進行化療,很多病人還是難以避免出現轉移和復發。
惡性黑色素瘤90%發生在淺表皮膚,其余的可發生于直腸、食管和眼內等部位。如果能早期診斷,早期正確治療,很多病人可以治愈。
黑色素瘤做活檢 切記“連根拔起”
專家指出,皮膚出現病變,懷疑患了惡性黑色素瘤的話,一定要及時做病變切除活檢。惡性黑色素瘤的活檢很有講究,不能像別的腫瘤活檢那樣“只取一點點組織”進行化驗。因為這樣做反而會引起癌細胞的轉移和擴散。黑色素瘤的活檢要把整個黑色素瘤完整地切下,而且切除的范圍還要在黑色素瘤邊緣的基礎上往外擴大1厘米。為此,但凡懷疑自己得了黑色素瘤的人最好到綜合醫院的腫瘤科或腫瘤專科醫院就診,讓有經驗的醫生為其進行檢查。
身上的黑痣出現這些變化須警惕:
1. 多年穩定的黑痣進行性增大;2. 原有黑色病變出現顏色加深或顏色改變;3. 原有斑塊病變表面輪廓隆起;4. 圓形病變出現邊界不清;5. 持續瘙癢、疼痛等。
典型的惡性黑色素瘤有如下特征:
1. 病變處顏色異常改變;2. 表面隆起不規則;3. 周邊呈不規則鋸齒狀;4. 表面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