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疾病簡介
由于卵巢的胚胎發育,組織解剖及內分泌功能較復雜,它所患的腫瘤可能是良性或惡性。 因卵巢癌臨床早期無癥狀,鑒別其組織類型及良惡性相當困難,卵巢癌行剖腹探查術中發現腫瘤局限于卵巢的僅占30%, 大多數已擴散到子宮雙側附件,大網膜及盆腔各器官,所以卵巢癌無論在診斷和治療上確是一大難題。
多年來專家們對卵巢惡性腫瘤的病理形態,臨床發生發展規律及治療方案進行了許多的探討,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到目前為止,就國內外臨床資料統計,其五年生存率僅25%~30% 。卵巢癌是相對常見的病,大約有1.4%的女性會患上這種病。
但是如果發現得早,90%的病人都能活下來;發現得遲,癌細胞擴散到卵巢,存活率就低于30%。
卵巢癌發病原因
1、環境因素
工業發達國家及上層社會婦女卵巢癌發病率高,可能與飲食中 高膽固醇有關。另外,電離輻射及石棉、滑石粉能影響卵母細胞而增加旅發卵巢癌的機會,吸煙及維生素A、C、E的缺乏也可能與發病有關。
2、內分泌因素
卵巢癌多發生在未產婦或未育婦,妊娠對卵巢癌似有對抗作用,認為每日排卵所致卵巢表現上皮反復披損與卵巢癌發生有關。另外,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多并發卵巢癌,此三種疾病都對此激素有依賴性。
3、遺傳和家族因素
約20-25%卵巢癌患者的直系親屬中有癌瘤患者。
4、飲食及經濟因素
經濟發達國家、經濟收入好及動物脂肪攝入高的婦女,較其他人群易患卵巢癌。
卵巢癌的病因和其他癌瘤一樣,至今未詳,但據流行病學資料統計,卵巢癌好發于卵巢功能不全的婦婦女,如月經初潮推遲、絕經期提前、痛經、獨身、不育、人工流產頻繁和有家族史的人群。
卵巢癌可發生任何年齡,年齡越高,發病越多。一般多見于更年期和絕經期婦女。20歲以下發病較少。不同類型的卵巢癌年齡分布也不同。卵巢上皮癌40歲以后迅速增加,高峰年齡為50-60歲,到70歲以后逐漸下降;性索間質腫瘤類似卵巢上皮癌,隨年齡增長而上升;而生殖細胞腫瘤多見于20歲以前的年輕女性,獨身或未生育的婦女卵巢癌發病率高。
有人統計,獨身者的卵巢癌發病率較已婚者高60%-70%。有人分析發現A型血者卵巢癌發病率高,O型血者的發病率較低。精神因素對卵巢癌的發生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性格急躁,長期的精神刺激可導致宿主免疫監視系統受損,對腫瘤生長有促進作用。卵巢對香煙也很敏感,每天吸20支香煙的婦女,閉經早,卵巢癌發病率高。經常接觸滑石分、石棉的人患卵巢癌的機會較多。
很多婦女喜歡在洗浴后在外陰部、大腿內側、下腹部、腋窩等處撒上爽身粉。醫學專家根據大量的病理檢查發現,約有75%的卵巢癌患者,由其組織切片中可見到2微米左右的滑石粉粒子,這充分證實大多數卵巢癌患者都有會陰部接觸滑石粉多年的歷史。
爽身粉誘發卵巢癌,是因為痱子粉、去汗分等的主要原料是滑石粉,而滑石粉是由氧化鎂、氧化硅、硅酸鎂以“結合”形式組成的無機化合物。其中硅酸鎂就是我們常說的石棉,它是一種容易誘發癌癥的物質。
卵巢癌病理分型
1、胚上皮(副中腎體腔上皮)來源的卵巢惡性腫瘤
如漿液性腺癌、粘液性腺癌、子宮內膜樣腺癌、混合性漿液粘液性囊腺癌、纖維腺癌、惡性勃勒納氏瘤、副中腎透明細胞癌、未分化(間變性)癌等,這些腫瘤有時有黃素化作用。
2、胚細胞來源的卵巢惡性腫瘤
如畸胎癌、原發性絨毛膜上皮癌、無性細胞瘤等,有時能分泌激素。
3、性未分化間葉來源的卵巢惡性腫瘤
如良性瘤1~6同名肉瘤、惡性混合性中胚層瘤、癌肉瘤。
4、性分化間葉來源的卵巢惡性腫瘤
因具有產生自體激素的功能,又稱功能性腫瘤,均屬潛在惡性腫瘤。
(1)女性化間葉瘤
有①粒層細胞瘤;②卵泡膜細胞瘤;②粒層——卵泡細胞瘤。
(2)男性化間葉瘤
有①含睪丸細胞瘤;②門細胞瘤。
(3)兩性化
兩性母細胞瘤。
5、發生自中腎殘跡的卵巢惡性腫瘤
如惡性中腎瘤。
6、發生自卵巢內異位組織的卵巢惡性腫瘤
惡性腎上腺細胞殘跡瘤。
卵巢癌臨床表現
早期癥狀
1、外陰及下肢水腫
隨著卵巢癌腫的增大,盆腔靜脈受壓, 導致血流不暢,妨礙淋巴回流,致使外陰及下肢出現水腫。
2、月經過少或閉經
多數卵巢癌患者的月經基本無變化,隨著癌腫增大,癌細胞會破壞卵巢正常組織,導致卵巢功能失調,引起月經過少或閉經。
3、腰腹部疼痛
與卵巢鄰近的組織如受到癌腫浸潤或發生粘連,易引起腰腹部隱痛、鈍痛。
4、胃腸道癥狀
更年期女性如果經常感覺腹脹、食欲不振,經消化科檢查沒有發現胃腸道疾病,此時需去婦科就診。因為卵巢腫瘤會使周圍的韌帶受到壓迫、牽拉,加上腹水剌激,往往會出現胃腸道癥狀。
5、性激素紊亂
卵巢癌病理類型復雜多變,有些腫瘤分泌雌激素過多時,可引起性早熟、月經失調或絕經后陰道流血;如果是睪丸母細胞癌,則會產生過多雄激素而出現男性化體征。
6、腹圍增大、便秘、疲乏、尿頻或尿急、不能正常進食、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
中期癥狀
1、 初期偶有下腹部不適或一側下腹有墜疼感。
2、腹部膨脹感,由于腫瘤生長迅速短期內可有腹脹,腹部腫塊及腹水。腫瘤小的只有在盆腔檢查時才能發現,腫塊逐漸長大超出盆腔時,腹部可以觸到腫塊。
3、壓迫癥狀
當腫瘤向周圍組織浸潤或壓迫神經時,可引起腹痛、腰痛或坐骨神經痛,若壓迫盆腔靜脈,可出現下肢浮腫;巨大的腫瘤可壓迫膀胱,有尿頻、排尿難、尿腫留;壓迫直腸則大便困難;壓迫胃腸道便有消化道癥狀;壓迫膈肌可發生呼吸困難,不能平臥。
4、由于腫瘤的迅速生長,出現營養不良及體質消瘦,形成惡液質。
5、因癌腫轉移而出現相應的癥狀,卵巢惡性腫瘤極少引起疼痛,如發生腫瘤破裂、出血或感染或由于浸潤壓迫鄰近臟器可引起腹痛、腰痛。
6、可出現月經紊亂、陰道出血。若雙側卵巢癌被癌組織破壞,可引起月經失調和閉經,肺轉移可出現咳嗽、咳血、胸水;骨轉移可造成轉移灶局部劇疼。腸道轉移可有便血,嚴重的可造成腸梗阻。
7、此外,若為功能性腫瘤,可產生相應的雌激素或雄激素過多的癥狀。如:引起早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絕經后陰道出血或出現男性化征象。晚期病人則表現明顯消瘦,嚴重貧血等惡病質現象。
婦科檢查時可在陰道后穹窿觸及散在的堅硬結節、腫塊多為雙側性,實質性、表面凹凸不平,固定不動,常伴有血性腹水。有時在腹股溝,腋下或鎖骨上可觸及腫大的淋巴結。
轉移癥狀
1、直接蔓延
晚期的卵巢癌,不僅與圍圍組織粘連,而且可直接浸潤這些組織,如子宮、壁層腹膜、闊韌帶、輸卵管、結腸及小腸,甚至可通過輸卵管而蔓延至子宮腔。
2、淋巴道轉移
淋巴道轉移是卵巢癌的常見轉移方式。通常是轉移至腹主動脈旁淋巴結,但也可沿圓韌帶而轉移到腹股溝淋巴結。
3、植入性轉移
卵巢癌可穿破包膜、腸管等處,形成大量的結節狀或乳頭狀的轉移癌,特別是漿液性囊腺癌的乳頭狀組織,更容易穿破瘤體包膜,而擴散在腹腔各處,并引起大量腹水。
4、血行轉移
卵巢惡性腫瘤除肉瘤、惡性畸胎瘤及晚期者外,很少經血行轉移。一般遠隔部位轉移可達肝、胸膜、肺等部位。
晚期癥狀
卵巢惡性腫瘤生長迅速,易擴散。但在早期患者常無癥狀或有較輕 的癥狀,往往在婦科檢查時偶然發現,或待腫瘤生長到一定大小超出盆腔以外,腹部可捫及時,或出現并發癥時才被發現,待到就醫時往往已屬晚期。
1、初期偶有下腹部不適或一側下腹有墜疼感。
2、腹部膨脹感,由于腫瘤生長迅速短期內可有腹脹,腹部腫塊及腹水。腫瘤小的只有在盆腔檢查時才能發現,腫塊逐漸長大超出盆腔時,腹部可以觸到腫塊。
3、壓迫癥狀
當腫瘤向周圍組織浸潤或壓迫神經時,可引起腹痛、腰痛或坐骨神經痛,若壓迫盆腔靜脈,可出現下肢浮腫;巨大的腫瘤可壓迫膀胱,有尿頻、排尿難、尿潴留;壓迫直腸則大便困難;壓迫胃腸道便有消化道癥狀;壓迫膈肌可發生呼吸困難,不能平臥。
4、由于腫瘤的迅速生長,出現營養不良及體質消瘦,形成惡液質。
5、因癌腫轉移而出現相應的癥狀,卵巢惡性腫瘤極少引起疼痛,如發生腫瘤破裂、出血或感染或由于浸潤壓迫鄰近臟器可引起腹痛、腰痛。
6、可出現月經紊亂、陰道出血。若雙側卵巢均被癌組織破壞,可引起月經失調和閉經,肺轉移可出現咳嗽、咳血、胸水;骨轉移可造成轉移灶局部劇疼。腸道轉移可有便血,嚴重的可造成腸梗阻。
7、此外,若為功能性腫瘤,可產生相應的雌激素或雄激素過多的癥狀。如:引起早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絕經后陰道出血或出現男性化征象。晚期病人則表現明顯消瘦,嚴重貧血等惡病質現象。婦科檢查時可在陰道后穹窿觸及散在的堅硬結節、腫塊多為雙側性,實質性、表面凹凸不平,固定不動,常伴有血性腹水。有時在腹股溝,腋下或鎖骨上可觸及腫大的淋巴結。
卵巢癌并發癥
1、蒂扭轉
較常見,為婦科急腹癥之一。多見于瘤蒂長,中等大小、活動度大、重心偏向一側的囊性腫瘤,多發生在體位急驟變動時、妊娠早期或產后。蒂扭轉后,由于腫瘤靜脈回流受阻,引起充血,呈紫褐色,甚至血管破裂出血。
可因動脈阻塞致腫瘤發生壞死、感染。急性蒂扭轉時,患者突然發生下腹劇烈疼痛,嚴重時可伴惡心、嘔吐,甚至休克。檢查時患側腹壁肌緊張,壓痛顯著,腫塊張力較大。
一經確診后,應立即手術切除腫瘤。術時勿將扭轉之蒂轉回,宜在蒂扭轉部近側鉗夾切斷,防止血栓脫落進入血循環。
2、腫瘤破裂
可因囊壁缺血壞死或腫瘤侵蝕穿破囊壁引起自發性破裂;或因受擠壓、分娩、婦科檢查及穿刺致外傷性破裂。破裂后囊液流入腹腔,刺激腹膜,可引起劇烈腹痛、惡心、嘔吐,甚至休克。
檢查時有腹壁緊張、壓痛、反跳痛等腹腔刺激體征,原腫塊縮小或消失。確診后,應立即剖腹探查,切除囊腫,清洗腹膜。
3、感染
較少見,多繼發于腫瘤蒂扭轉或破裂等。主要癥狀有發熱、腹痛、白細胞升高及不同程度腹膜炎。應積極控制感染,擇期手術探查。
4、惡性變
卵巢良性腫瘤惡變多發生于年齡較大尤其絕經后者,腫瘤在短期內迅速增大,患者感腹脹,食欲不振,檢查腫瘤體積明顯增大,固定,多有腹水。疑有惡性變者,應及時處理。
卵巢癌診斷鑒別
早期診斷
由于卵巢惡性腫瘤早期無典型癥狀及體征,故詳細詢問病史及認真地體檢和婦科檢查極為重要,臨床如遇可疑情況都應借助于現代影像學檢查和廣義的腫瘤標記物檢查,及早作出診斷。
所謂可疑情況可能是較久的卵巢功能障礙,長期不明原因的消化道或泌尿道癥狀、幼女卵巢增大或絕經后觸及卵巢以及原疑為卵巢瘤的迅速增大、固定變硬等等。
定位診斷
早期即能觸及附件包塊者結合影像檢查定位診斷并不困難,但一些病例原發腫瘤小時,即有卵巢外轉移而形成盆腔內散在小結節,此時宜選擇一些特殊檢查方法輔助診斷(定性)不應單純依靠隨診而因循坐誤。
定性診斷
雖診斷技術日新月異,但陰道后穹窿吸液涂片檢查子宮直腸陷凹穿刺液檢查及腹水細胞學檢查仍是簡便易行快速的基本檢查,對可疑病例腹腔鏡檢查及組織學檢查,可以立即明確診斷影像學檢查,特別是陰道超聲掃描可對早期卵巢惡性腫瘤的邊界(波及范圍)及內部結構(性質)作出有助于定性的診斷。內分泌檢查有助于卵巢性腺間質瘤和部分伴有異位內分泌綜合征卵巢癌的診斷,血清腫瘤標記物的檢測如CA125CEASONASGA等對卵巢惡性腫瘤的敏感性高而其特異性較差,所以不能憑單一免疫學檢測判斷其類型,但多種腫瘤標記物聯合檢測如同時檢測CA125CEA鐵蛋白及組織多肽抗原(TPA)可提高定性診斷的可靠性。
免疫學檢查卵巢癌
免疫學檢查是診斷卵巢癌的新途徑,是目前用來檢測腫瘤標志物的較理想方法。但就目前而言,卵巢惡性腫瘤標志物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不能滿足早期診斷的需要,多用來檢測治療中和/或治療后的病情變化,為評定療效和及時發現腫瘤復發提供依據,從而不失時機地采取有效治療措施,依此來提高生存率。
1、癌抗原125(CA125)
CA125是在1981年由Bast等證明在超過80%卵巢癌患者血清中過表達。CA125是一種具有較大糖基化胞外基團的表面蛋白。研究發現,CA125在卵巢腫瘤組織中表達升高,而在正常卵巢組織中沒有發現過表達,同時CA125是一種分泌型蛋白,能夠方便地無侵入性地在患者血清中檢測,因此CA125成為檢測卵巢癌的有效腫瘤標志物。同時,CA125也被證明在判斷卵巢癌患者預后上有著良好作用。
2、癌胚抗原(CEA)
目前檢測CEA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采用放射免疫診斷法測定血CEA,一種是采用免疫組化法檢測癌組織CEA,這兩種檢測的臨床結果,均與腫瘤的組織類型、臨床分期與分級、療效及治療后有否轉移及復發有關系。
3、甲胎蛋白(AFP)
AFP是否升高,取決于腫瘤組織是否有內胚竇瘤成分,對卵巢內胚竇瘤(卵巢囊瘤)有特異性價值,或對未成熟畸胎瘤、混合性無性細胞瘤中混有卵黃囊成分者,均有意義。腫瘤復發或轉移時,即使存在微小瘤灶,AFP亦會再次升高,較其他檢查方法敏感。
4、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測定患者血清β-HCG,可幫助診斷卵巢絨毛膜癌和伴有絨毛膜癌成分的生殖細胞腫瘤,如卵巢純無性細胞瘤。亦可精確反映癌細胞的數量,故也可作為觀察病情變化及抗癌治療效果的指標。
5、乳酸脫氫酶(LDH)
LDH同功酶譜對惡性腫瘤的診斷具有一定的意義。
6、唾液酸(SA)
SA的動態觀察有助于及時更改治療方案。
7、人附睪蛋白HE4
人附睪蛋白HE4是由Kirchhoff等通過cDNA篩檢在附睪組織中發現。隨后的研究表明HE4在除附睪外組織中的表達。HE4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后發現其具有大序列的奇數半胱氨酸片段,這也預示HE4可能與蛋白間的相互作用有著重要聯系。
HE4蛋白包含兩個保守的乳酸蛋白基團。這種在哺乳動物乳汁中常見保守的乳酸蛋白具有由50個氨基酸其中8個半胱氨酸組成的四個二硫鍵結構。乳清蛋白是一種小型分泌型蛋白,其具有絲氨酸蛋白酶抑制劑的活性,常由炎癥前細胞分泌,因此這種蛋白可能與抵御微生物的作用相關。
Later等通過細胞外試驗證明乳清蛋白在細胞增殖分化過程中發揮作用。HE4基因位于人基因組染色體20q12-13.1。有趣的是,通過基因雜交等試驗驗證20q12-13.1區域與多種腫瘤中染色體異常有關,這種現象在乳腺癌、胰腺癌、胃癌及子宮腫瘤中都有發現。
同時這此染色體區域同時存在著淋巴細胞蛋白酶抑制因子(SLPI),其被認為可作為多種腫瘤的診斷標志物。
多項研究通過微陣列及基因表達水平驗證HE4在卵巢癌組織中過表達而在正常組織中表達正常,因此HE4是診斷卵巢癌的可能理想標志物。研究者工作重點將HE4轉化為在臨床上可行的腫瘤檢測分子。
為了在血清中檢測HE4表達水平并且進一步研究其在診斷價值,研究人員需要設計得到一種HE4分子檢測方法。Hellstrom及其研究團隊將HE4基因表達片段與人Ig抗體Fc段進行雜交,運用此種基因表達的融合蛋白免疫小鼠。
將免疫小鼠后得到的蛋白進行純化,最終得到兩種能夠特異性結合HE4的抗體,進而將得到的單克隆抗體構建了酶聯免疫吸附試驗體系,成功檢測HE4血清水平。但是在運用到大規模檢測血清標本時遇到了質量控制、樣本準備等問題。
Scholler等為解決上述問題開始探索一種新的HE4檢測方法,將攜帶融合基因的質粒轉導進入二倍體酵母通過二酰化構建成生物質體(bio-bodies),將得到的HE4檢測方法與多抗體方式進行比對檢驗其卵巢癌診斷效率。
研究者將檢驗效果與CA125的診斷結果進行對照,發現HE4在診斷漿液性卵巢癌有更佳的效果,考慮到漿液性卵巢癌是卵巢腫瘤中最多的亞型,這一結果也表示HE4能夠提高卵巢癌的臨床診斷效率。
近些年,關于HE4在卵巢癌診斷應用的研究也多證明其診斷效率的可信性及其相對于CA125的優勢。HE4在對卵巢良性疾病與卵巢癌的鑒別診斷有較好的結果。
Moore等將HE4與CA125及其六種標志物進行聯合檢測,在對67卵巢惡性腫瘤和166卵巢良性疾病病例的血清樣本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除Her2外標志物在兩組間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
HE4作為單獨標志物檢測獲得了最高的敏感度,在特異度為95%時其敏感度為72.9%。而CA125此時的敏感度僅為43.3%。另外在對比標志物組合的診斷效應時,CA125與HE4的組合在設定的特異度上取得了最高的敏感度,聯合其他標志物對診斷效率的提高十分有限。
為了驗證HE4在診斷卵巢癌早期的病例上的作用,研究者特別分析了卵巢癌I期病例各標志物的作用,HE4的診斷靈敏度同樣高于CA125。將CA125與HE4聯合使用時該組合的診斷靈敏度也低于HE4單獨使用時的結果。
這就表明HE4在卵巢癌早期診斷的價值高于CA125。CA125的血清水平受月經水平的影響,在絕經前病例分析時,CA125的靈敏度特異度由于良性疾病的影響而降低。CA125在絕經前良性疾病病例中多出現假陽性升高。
HE4與CA125同時分析絕經前絕經后良性疾病組發現CA125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而HE4在對于兩個年齡組的分析時都能獲得較好的診斷結果。
另外,對未見CA125升高的惡性組病例進行分析,發現在超過50%病例中HE4超過臨界值;但是對出現CA125假陽性升高的良性病例分析時,HE4并未見假陽性出現。與此同時,HE4在檢測絕經前病人時可以鑒別良性疾病與惡性腫瘤。
以上也就解釋了HE4在特異度優于CA125的原因,HE4不需要界定月經狀態即可鑒別良性與惡性腫瘤。Montagnana等研究中發現卵巢癌發生后HE4的升高與分泌相比于CA125要更早。
他們的研究顯示在FIGO分期I期病人HE4水平顯著高于良性對照組,而在約40%的病人中未檢測到CA125的升高。HE4早期診斷卵巢癌的敏感度達到82.7%,而CA125只有45.9%。
Monlina等的研究結果也證明了HE診斷卵巢癌時相比于CA125特異性上的優勢,其研究結果證明HE4對于試驗對象的陽性預測值達到96.7%,同時他們指出HE4單獨作為卵巢癌標志物的缺點在于其假陰性達到20.7%。
Monlina同時指出在卵巢癌早期診斷HE4具有更好的敏感度,而CA125在卵巢癌晚期病例的檢測中敏感度更好。在他們的試驗中CA125遇到的問題也是其在絕經期的病例中的過高假陽性。
Huhtinen與他的團隊在研究中發現將HE4與CA125聯合使用時的敏感度(92.9%)高于任意單獨使用得到的敏感度(HE4 78.6%,CA125 74.6%)。
更重要的是該研究指出CA125與HE4在卵巢癌診斷上應用的偏重,CA125升高同時未見HE4升高的病例常預示著腫瘤類型為子宮內膜樣腫瘤,與此相對應的HE4升高未見CA125升高的病例常預示為卵巢上皮類腫瘤。
Dong在他的研究中得到,當將卵巢癌與卵巢良性疾病組、健康組對照時,HE4的曲線下面積(AUC-ROC)和敏感度高于CA125,但將卵巢癌只與健康組對照時CA125的診斷效率更高。這一結果也是源于CA125相對于HE4在卵巢癌和健康人群表達的不同。
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HE與CA125的組合的檢測敏感度仍要高于CA125單獨使用。
研究證明了HE4在卵巢癌診斷上的優勢,為了將其與CA125更好地聯合應用于卵巢癌的臨床診斷。Moore在2008年提出ROMA指數這一概念,ROMA(Risk of Ovarian Malignancy)是將患者血清HE4、CA125水平及絕經與否聯合構建的相關系數,其基于前期的多中心聯合試驗結果,將患者分為低危組和高危組。未絕經組預測系數:PI=-12+2.38*LN(HE4)+0.0626*LN(CA125);絕經組預測系數:PI=-8.09+1.04*LN(HE4)+0.732*LN(CA125)。為了達到實際臨床需求,研究者選定特異度為75%。
選擇75%特異度時75%的卵巢良性疾病得到陰性結果,同時當在特異度為75%時敏感度超過80%也就意味著80%的惡性疾病患者能夠得到陽性結果,此時ROMA指數也達到臨床需求。根據前實驗多中心聯合結果,未絕經組和絕經組的系數臨界值分別設為12.9%和27.8%。
Moore在研究中得到,ROMA指數在鑒別卵巢癌與良性疾病組時敏感度達到94.3%,同時在鑒別卵巢癌I期和II期病例時敏感度也達到85.3%。在對誤分類的病例分析后發現約一半病例屬于交界性腫瘤病例,但鑒于交界性腫瘤的惡變復發可能,其誤分類與臨床狀態相關。
在Moore提出ROMA指數這一概念后,多個研究團隊通過各自獨立的實驗證明了ROMA指數在卵巢癌臨床診斷上的價值。然而,通過不同中心的檢測,也有研究者提出了一些問題。
Monlina在其2011年最新的研究中指出ROMA指數的診斷價值在絕經組更高,而在未絕經組ROMA指數假陽性較高,ROMA指數并未顯著提高HE4的檢測效率。
Monlina提出將在運用ROMA指數時同時用HE4的是否高于臨界值將病例重新細分,以此得到更好的陽性預測值。Montagnana在研究中同樣得到ROMA指數在絕經后組中檢驗效率更好,其指出ROMA指數邏輯回歸得到的公式可能隱藏了CA125的效應,指出在不同檢測方法、不同人群中HE4及ROMA指數的臨界值需要重新設定。
最新的研究報道同時證明HE4也是卵巢癌預后判斷的良好指標。Paek報道指出HE4升高組的卵巢癌病例無病生存期(PFS)為20.1月,而未見HE4升高的病例的無病生存期為24.2月。研究表明血清HE4 升高與卵巢癌晚期病例相關,并且是判斷卵巢癌治療后預期的獨立因素。
Kong等實驗證明HE4血清水平與臨床分期有直接關系,血清HE4高表達常預示著腫瘤更加兇險的侵襲性。其研究結果證明高HE4的血清表達與低表達組在預后上有著明顯差異。另外,Havrilesky在對27名卵巢癌復發患者血清檢測后發現,HE4在判斷復發敏感度達到96%。
以上研究結果表明HE4在卵巢癌治療效果檢測及判斷預后上有一定價值。
CA125是臨床上用于卵巢癌診斷的經典標志物,但是有多種不足,如特異度不高容易受到良性疾病的干擾,敏感度較低無法早期判斷卵巢癌,受絕經與否的影響。
HE4作為一種新型卵巢癌標志物在以上幾點上的診斷價值明顯高于CA125,同時將其與CA125聯合使用得出的ROMA指數作為系數指數可以有效避免不同檢測中心不同檢測人員在結果判讀上帶來的差異,在卵巢癌診斷中有重要的應用。
另外,HE4與腫瘤的進展、治療的效果有著直接聯系,可以在臨床上用于治療監測和預后的判斷。同時我們應該注意到,HE4作為新的腫瘤標志物還存在一些問題,如臨界值的界定及與CA125聯合應用兩者界定問題。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經批準了HE4在臨床用于卵巢癌的診斷,以上的問題通過多中心大樣本的比對實驗也會得到解決。HE4在卵巢癌的診斷中有著重要價值。
檢查檢驗
1、B超
可明確腫瘤的大小形態囊實性部位及與周圍臟器的關系鑒別巨大卵巢囊腫及腹水。
2、X線檢查
卵巢成熟畸胎瘤的腹部平片可見牙齒或骨骼影象腸道造影可了解腫瘤的位置大小及腸道的關系。
3、CT及核磁共振檢查
必要時可選擇應用。
卵巢癌疾病治療
治療原則
卵巢惡性腫瘤以手術治療為主并輔以放射治療化療中藥等綜合治療。
手術治療
手術時,首先應詳細探查包括腹腔灌洗盆腹腔臟器及盆腔腹膜后淋巴結的觸診,和橫膈腹膜大網膜的的多點活檢,以進行準確的腫瘤分期手術方式,分為徹底手術和保留生育機能的保守性手術,徹底手術的范圍包括雙側附件子宮大、網膜闌尾切除和盆腔及腹膜后淋巴結清掃術。
對于腫瘤在盆腔有廣泛種植轉移的病人,主張盡可能做腫瘤細胞減滅術。williams等人報道,手術切除干凈的病人術后化療的完全緩解率為83%,基本切凈者(殘存瘤直徑<2cm)完全緩解率為59%,而部分切除者(存瘤直徑>2cm)術后化療的完全緩解率為42%,因而盡管惡性生殖細胞腫瘤對聯合化療敏感,但手術中盡量將腫瘤切除干凈仍是—個治療成功的關鍵。另外,病人手術后屬于術后康復期。
.在康復期的治療上也是尤為重要的。因為存在的復發和轉移幾率是很高的,術后殘余的癌細胞會不定時的向各部位轉移。所以術后要加強鞏固以防止它的復發和轉移,手術西醫治標,所謂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這樣中西醫結合,標本兼職,才能取得很好得效果,否則轉移后再治療就比較晚了。
術后飲食
1、患者術后要注意飲水,每天不少于2000毫升,以減輕藥物對消化(消化食品)道粘膜的刺激,促進毒素排泄。
2、要多食用一些新鮮蔬菜水果如油菜、菠菜、小白菜、番茄、洋蔥、山楂、鮮棗、獼猴桃、蘆筍、海帶等。
3、由于患者術后會出現氣血兩虛,脾胃不振等癥狀,所以術后尚應注意多服養身調經、滋補肝腎之品,如石榴、羅漢果、枇杷果、無花果、香蕉、檸檬、桂圓、葡萄、核桃、桑椹、黑芝麻、西瓜等。
4、可以多吃一些牛奶、雞蛋、瘦豬肉、牛肉、兔肉、魚肉、禽肉、豆制品等食物,以保證熱量和蛋白質(蛋白質食品)供給應充足。
5、由于患者術后免疫力低下,所以在飲食上一定要多補充一些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如香菇(香菇食品)、銀耳、黑木耳、蘑菇等,以及動物肝、魚肝油、胡蘿卜、萵筍葉等富含維生素A和胡蘿卜素的食物。
6、術后患者一定要合理安排好三餐的飲食時間,患者家屬一定要多加留意。早、晚餐應分別安排在清晨6時前、晚上7時后,延長用藥和進食時間間隔,以減少藥物反應。
化學治療
由于卵巢瘤很早擴散手術時多數病例已不能清除病灶,而且放療的效果及應用也很有限。因此全身性化療是一項重要的輔助治療方法。一些晚期病人經化療后腫塊可以縮小為再次手術時創造有利條件。
治療惡性卵巢腫瘤迄今無統一化療方案原則
1.大劑量間歇用藥較小劑量持續用藥為佳;前者指每療程用藥1周左右間歇3~4周左右既能達到有效的抗腫瘤作用又有利于機體消除毒性及恢復免疫功能;
2.聯合化療較單一化療療效為佳,近代多趨向聯合用藥但須注意聯合化療毒性反應較重;
3.根據藥物敏感試驗選用敏感的化療藥可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
4.按組織類型制定不同化療方案,以上各方案每療程一般間隔3~4周具體情況應視病人體質反應程度血象及肝腎功能等情況而定用藥至少4~6個療程晚期或不敏感的腫瘤化療者療程應多些一般第1年8~10個療程第2年減少到3~4個療程。
放射免疫治療
卵巢惡性腫瘤的放射敏感性差別很大,卵巢內胚竇瘤未成熟畸胎瘤胚胎癌最不敏感卵巢上皮癌及顆粒細胞癌。中度敏感無性細胞瘤最敏感,手術后再用放療多能控制由于卵巢癌較早發生腹腔轉移。
因此照射范圍包括腹腔及盆腔。肝腎區加以保護以免造成放射性損傷。放射量全腹腔為3000cGY~5000cGY/6~8周。
內照射是指腹腔內注入肢體金(198AU)或磷(32P)可使腹腔表面達到外照射不易達到的劑量。由于其穿透性有限,可用以治療腹腔內表淺轉移。鏡下殘留腫瘤或I期腫瘤術時破裂者以提高五年存活率,缺點是腹腔必須無粘連使放射性同位素分布均勻。
否則可引起腸道損傷,造成嚴重后果一般198AU量為120~150毫居里32P為10~20毫居里。
生物免疫療法
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提倡了一種概念,即以影響人體的生物學反應的物質(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s)來提高對腫瘤的抵抗力,這種方法被稱為BRM療法或免疫療法。
70年代以來植物多糖,中藥提取物等大多被批準作為BRM類藥物,同時也極大地推動了菇類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和應用。 醫生把2型白細胞間介素(IL-2)直接注射進卵巢癌病人的腹腔,可以提高手術治療后的緩解效果。癌癥疫苗和單克隆抗體是治療卵巢癌的新免疫療法。
中醫治療
中醫治療卵巢癌在卵巢癌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臨床上取到了很好的療效。中醫中藥治療卵巢癌既可以抑制癌細胞,還可以鞏固根本,提高患者的自身抵抗力,副作用很小,適合長期使用,效果獨特有效。
無論是在手術前后,還是化療治療的輔助治療,中醫中藥療效都得到了明確的驗證,起到協同增效的作用
中醫認為卵巢癌屬于中醫的“癥瘕”、“積聚”范疇。卵巢癌的發病,是由于正氣不足,邪氣內勝,而引起。一般在發病初期以攻邪為主兼扶正氣;正氣虛則主要表現為氣陰兩虛。
后期則以扶正為主兼除邪氣。邪氣主要有氣滯血瘀,濕毒壅盛兩種類型。卵巢癌中醫中藥治療可使病人的病情得到大大改善,免疫療力提高,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命,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措施。
卵巢癌的中醫中藥治療可以改變化療后的副反應,起到殺滅癌細胞的作用,還降低了手術后的損傷。
卵巢癌中醫治療的原則
濕熱郁毒型
治以清熱利濕,解毒散結;
氣血瘀滯型
治以行氣活血,軟堅消積;
氣血雙虧型
治以補氣養血;
痰濕凝聚型
治以健脾利濕,化痰軟堅。[2]
按摩療法
卵巢癌的基本手法
1.患者仰臥、醫者坐或立其側,以單掌揉按其小腹10次,手法應深沉柔和,然后施掌振法3~5分鐘。
2.雙掌拇指置血海穴上,余4指拿按膝上肌肉,點按拿揉并行,操作3~5分鐘。
3.點按、彈撥三陰交、陰陵泉穴各1分鐘。
4.患者俯臥,醫者單掌按撫于其腰骶部八?穴處,上下搓按,反復揉搓,以熱透小腹為佳。
5.醫者以單手食、中指并攏,稍鉤屈點按患者長強穴5~10次。
6.揉按患者腎俞、命門穴各1分鐘。
卵巢癌的輔助手法
1.若病人癥見帶下量多色白粘或黃濁、腥或穢臭,陰癢灼熱,舌質紅苔膩濁,脈濡滑。基本手法再加:直揉腰背部,以熱為度;點按陰陵泉、地機穴各1分鐘;按揉足三里、曲池穴各1分鐘。
2.若癥見帶下量多、淋漓不斷、清稀淡白,腰部酸痛,小腹冷感,舌質淡,苔薄白,脈沉遲。基本手法加:橫擦腎俞、八穴,以熱為度;點按關元穴1分鐘;揉按百會穴1~3分鐘。
卵巢癌預防
方法一
月經初潮前和絕經后婦女,有卵巢性腫物,應考慮為腫瘤。生育年齡婦女有小的附件囊性腫塊,觀察2個月未見縮小者考慮為腫瘤,觀察期間增大者隨時手術。
方法二
盆腔炎性腫塊,尤其懷疑盆腔結核或子宮內膜異位性腫塊,經治療無效,不能排除腫瘤時應手術探查。
方法三
絕經后發現子宮內膜腺瘤樣增生或內膜腺癌,應注意卵巢有無腫物,并及時進行手術治療。
方法四
進行盆腔手術時,均應仔細檢查雙側卵巢有無病變,除卵巢疾病本身的適應癥外,年齡在45歲以上時,因子宮疾病須作子宮切除者,建議同時切除雙側附件。
卵巢癌護理
生活調理
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按時起床,按時睡覺,進行合理健康的身體鍛煉,但是一定要注意,就是不能夠過度的勞累。尤其在長期的治療中,應注意休息,保持體力,飲食應營養豐富,注意隨天氣變化增減衣服,避免被細菌、病毒等感染。
飲食調理
有關專家表示,患有卵巢癌的人一定要調節自己的飲食結構。在進行手術的治療之后,一般都是出現氣血兩虛的癥狀,導致脾胃不振,既有營養物質缺乏,又有機體功能障礙。
因而在飲食調治上,既要注意適當補充營養,熱量,給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又要調理脾胃功能,振奮胃氣,恢復化學氣源,強化后天之本。食物選擇方面除了牛奶、雞蛋,一般病人要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補充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忌食母豬肉。
精神調理
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也是能夠對此病起到很好的護理作用,對患者的內分泌能夠起到很好的調節作用,能夠有效的治療卵巢癌。實踐證明,凡精神樂觀,治療信心較足,與醫生配合較好的病人療效較佳,反之則較差。
糾正悲觀失望、消極等心理狀態,啟發激勵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回取得較好的效果。
卵巢癌飲食安排
1.是合理安排3餐用餐時間。早、晚餐應分別擺設在早晨6點前、晚上7點左右,延伸用藥和進食時間隔絕,降低藥物應聲。避開用芥末、胡椒等刺激性調味品,以及郵件、熏烤食物;這只是“卵巢癌病人如何飲食”的一個方面。
2.是過細飲水。每日不少于2500毫升,以減輕藥物對消化(消化食品)道粘膜的刺激,促進毒素排泄。豆漿、綠豆湯和牛奶有助于排擠癌細胞釋放的毒物;
3.是蛋白質和熱量供應充足。可以多吃一些牛奶、雞蛋、瘦豬肉、牛肉、兔肉、魚肉、禽肉、豆制品等;如病人厭食油膩葷腥,可選吃奶酪、雞蛋餅、咸鴨蛋等。通常還應多吃蜂蜜以及米、面等谷類食品;
4.是多吃增強免疫力的食品。如香菇(香菇食品)、銀耳、黑木耳、蘑菇等,以及動物肝、魚肝油、胡蘿卜、萵筍葉等富含維生素a和胡蘿卜素的食物;
5.是多吃水果蔬菜。如大棗、白菜、油菜、西紅柿、洋蔥、山楂、菠菜、獼猴桃、蘆筍、海帶等。如惡心緊張,可以進食菜汁,也可以吃些清新的涼拌菜和水果;
卵巢癌危害
蒂扭轉
比較常見,是卵巢癌的并發癥之一。多見于瘤蒂長,中等大小、活動度大、重心偏向一側的囊性腫瘤,多發生在體位急驟變動時、妊娠早期或產后。
腫瘤破裂
可因囊壁缺血壞死或腫瘤侵蝕穿破囊壁引起自發性破裂;或因受擠壓、分娩、婦科檢查及穿刺致外傷性破裂。破裂后囊液流入腹腔,刺激腹膜,可引起劇烈腹痛、惡心、嘔吐,甚至休克。檢查時有腹壁緊張、壓痛、反跳痛等腹腔刺激體征,原腫塊縮小或消失,是卵巢癌的并發癥。
惡變
卵巢良性腫瘤惡變多發生于年齡較大尤其絕經后的患者,腫瘤在短期內迅速增大,患者會感到腹脹,食欲不振,檢查腫瘤體積明顯增大,固定,多有腹水。疑有惡變者,應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