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的治療一般以對癥治療和控制病情發展為主。治療方案和藥物劑量應注意個體化的原則,并注意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治療可因疾病某一時期以某些表現突出而采用不同藥物。
混合性結締組織病12種對癥治療法
1、一般治療:活動期應臥床休息,戒煙,應長期隨訪,嚴密監視,治療應個體化,視不同器官系統累及情況而選用不同的治療方案。
2、輕度的關節炎:選用1種非甾體抗炎藥。
3、發熱、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較為嚴重的關節炎、皮疹、漿膜炎、肌炎、貧血、白細胞減少等選用中等劑量糖皮質激素。
4、皮膚損害:選用抗瘧藥如氯喹或羥基氯喹。
5、雷諾現象:選用血管擴張劑、鈣離子拮抗劑、巰甲丙脯酸、蝮蛇抗栓酶。
6、腎炎:環磷酰胺靜脈沖擊,按0.5~1.0g/m2體表面積,每月一次,合并小劑量激素以控制腎外表現。
7、侵蝕性關節炎而無腎累及者:小劑量激素、抗瘧藥、金制劑或青霉胺或甲氨喋呤。
8、硬皮病樣表現:秋水仙堿、青霉胺、抗瘧藥、血管擴張劑。
9、食管功能障礙:胃復安。
10、心肌炎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洋地黃應用要謹慎,防止心律紊亂。
11、SLE樣主要臟器的累及,明顯的肌炎,或進行性肺或食管累及:中等或大劑量激素和細胞毒類藥、血管擴張劑。
12、輕度未分化結締組織病:非甾體類抗炎藥、小劑量皮質激素、血管擴張劑。
溫馨提示:
早期加強保暖,避免外傷,內服皮質激素和活血通絡的藥物,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忌寒冷、潮濕刺激。結締組織病患者在寒冷、潮濕環境下,經常會感覺到關節疼痛加劇,出現雷諾現象或者兩手足出現瘀點、疼痛加劇等。
【參考文獻:《名醫圖解?結締組織病:正確治療與生活調養》《紅斑狼瘡中西醫特色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