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息肉病,中醫認為多由于飲食不節,過食辛辣厚味,脾胃受損,濕熱下邊大腸,乃至腸道氣機不利,船血濁氣凝聚而成;或固風客于腸中,氣血搏結而成;或因臟腑本虛,瀉痢日久,長期移毒蓄積,蟲淫侵擾而發病。
一、中醫外治法
1、藥物坐浴若息肉發生于直腸部位而息內脫出,月糜爛滲流血水的.可用薔參15B、蛇床子20g、地膚子15g、土獲冬30g1黃柏15s、蒼木15B1五倍子15g,包袋后水泡外洗30分鐘,然后將息肉納入肛內。
2、中藥灌腸若息肉發生于結腸者,可用烏梅15gt二棱15g、文術t5g、白及12g1石榴皮12g、馬齒覓158、敗醬草12R、紅藤108、桂枝log,每劑濃煎200ml分鐘灌腸,日2次,每次保留40分鐘以L,半月1療程。
二、西醫治療
1、電灼療法適用于息肉位置高,有蒂者。病人取側臥位、在結腸鏡下,找到息肉,直接將電灼套扎圈套在息肉根部而燒之。忌勿燒灼過深,造成腸壁潰瘍或穿孔。術前要做好充分的腸道準備,術后禁食1天,給予輸液抗炎治療。
2、注射療法適用于位置低,根寬無蒂的息肉,病人取側臥位或截石依,在肛門鏡下找到息肉,直腸內用碘伏溶液消毒。將2;1的消痔靈注射到息肉根部,用量1—2ml,以根部膨脹變形為度。注射后肛門內納1枚痔瘡栓。術后給予局部換藥日1次,保持大使通暢給予抗炎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