瘡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皮膚病,是由疥蟲感染皮膚所致,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傳播,傳染性非常強,故本病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性傳播性疾病之中。因此如何準確及時的自測是否患了疥瘡顯得尤為重要。
當感染疥瘡之后,首先出現的癥狀是皮膚刺癢,在瘙癢部位同時出現小丘疹,小水皰或結痂等皮疹。其癢甚劇,一般白天稍輕,夜晚加重,往往由于搔抓,遍體搔痕,甚至血跡斑斑,病人難以入睡。疥蟲穿入表皮之后,一般需經20-30日的潛伏期才出現皮疹及瘙癢癥狀。初起皮疹多見于皮膚潮濕柔軟處,如手指間、手腕部位的皮膚,繼之傳播到身體其他部位,如肘、腰部、腋窩、腹部及陰部等處。疥瘡的皮疹一般比較輕微,如帽針頭大的淡紅色小丘疹,或是小血痂。
小水皰多見于 指側緣,搔破結痂。患處繼發細菌感染時形成膿皰。男性疥瘡患者除在上述部位發生典型疥瘡皮疹外,往往在陰囊、陰莖、龜頭上也可發生丘疹,如黃豆或米粒大,散在隆起于皮膚表面。婦女患疥瘡時,皮疹多集中在腰部、乳房部、腋窩、臀部、下腹部及外陰部。皮疹的分布與男性有所不同,應須注意。
一、疥瘡自診的注意點
1.自覺劇癢,夜間尤甚。夜間陣發性劇烈瘙癢。
2.手縫可見疥蟲掘的隧道,長約2~4mm,呈灰褐色不規則曲線。此為疥蟲鉆行的痕跡。
3.皮疹好發于皮膚薄嫩的地方,尤其是在手指縫、腕屈側、小腹部、乳房、腋窩、下腹部、腹股溝、陰部等。頭和掌跖不易累及。皮損主要為粟米大小的丘疹或丘皰疹。
4.疥瘡結節。在陰囊、陰莖、陰唇、腹股溝等處發生黃豆大小的淡紅色結節,此為疥瘡結節。這種結節往往經久不消,常伴有劇烈瘙癢。
二、疥瘡的輔助檢查
1.尋找隧道的方法:用藍墨水滴在可疑隧道皮損上,再用棉簽揉擦30s~1min,然后用酒精棉球清除表面墨跡,可見染成淡藍色的隧道痕跡。
2.針挑法:選用6號注射針頭,持針與皮膚平面成10°~20°,針口斜面向上,在隧道末端蟲點處,距離蟲點底部1mm,垂直于隧道長軸進針,直至蟲點 底部,并繞過蟲體,然后放平針桿(5°~10°),稍加轉動,疥蟲即落入針口孔槽內,緩慢挑破皮膚出針,蟲點多在水皰的邊緣。
3.刮片法:適用于丘疹,先用消毒外科刀片沾少許礦物油,尋找新發的炎性丘疹。平刮數下以刮取丘疹頂部的角質部分,至油滴內有細小血點為度。連刮6~7個丘疹后。移至載玻片,鏡下可發現的常是幼蟲,偶有蟲卵及蟲糞。
組織病理檢查:表皮可見不規則棘層增厚,炎性細胞外滲,海綿形成,以至表皮內水皰形成,隧道多見于角質層以內,可見蟲體或蟲卵。真皮中可見血管周圍炎,細胞浸潤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