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發紅糠疹損害好發軀干,四肢的伸側和臀部等,特別是毛囊性角化的小丘疹發生于手指的第一和第二指關節的背面,成為本病的特有的癥狀之一,有時相鄰的角化丘疹互相融合形成棕紅色的斑塊,特別常對稱發生在肘膝部的伸側,其上有細薄的糠狀鱗屑。丘疹的中央常貫穿一根萎縮的毳毛或頭發,易折斷,成為很小的黑點,角質栓下伸入毛囊口內,故不易剝出,丘疹漸漸增多,聚集成片,很象“雞皮疙瘩”的外觀。
一、檢查
本病有特殊性棕紅色毛囊角化性丘疹,好發于手指背,頸側和四肢伸側,皮膚增厚粗糙,有輕度或中度鱗屑,掌跖角化過度,及組織病理的特征診斷一般并不困難。
實驗室檢查發現有些患者血漿維生素A降低,部分患者有嗜酸性細胞增多。
組織病理:主要病變在表皮有彌漫性角化過度,毛囊口有點狀角化不全,毛囊角栓形成,粒層及棘層肥厚,基底細胞液化變性。表皮突短粗,真皮淺層血管擴張,血管及毛囊周圍有淋巴細胞,多數肥大細胞及漿細胞浸潤。
二、毛發紅糠疹與牛皮癬的鑒別
1、從毛發紅糠疹和牛皮癬臨床癥狀表現來看
毛發紅糠疹,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表現為毛囊性堅硬的尖形小丘疹,中央有黑色角栓,常密集成片,表面伴糠狀鱗屑。而毛發紅糠疹的特征性皮疹是毛囊角化性丘疹和散在的鱗屑性淡紅斑塊。皮屑常不易刮除。丘疹為針頭或粟粒大小,頂部尖銳或呈圓錐形,淡紅色或棕紅色,許多丘疹聚集成片,形成一個“雞皮”樣或“黃瓜刺”樣外觀,捫之有刺手感,特別在手指的第一和第二指節背面的毛囊性角化性丘疹具有診斷意義。大多數患者合并有掌跖角化過度。
牛皮癬損害可發生于全身各處,但以頭皮和四肢伸側為多見,通常掌跖很少發生。典型的毛發紅糠疹常從上半身開始向下蔓延,以后可泛發全身。也有半數病例初發部位為掌跖。皮損的形態及特點:尋常型牛皮癬初起一般為炎性紅色丘疹,約粟粒至綠豆大,以后可以逐漸擴大或融合成為棕紅色斑塊,邊界清楚,周圍有炎性紅暈,基底浸潤明顯,表面復蓋多層干燥的白色鱗屑,輕輕刮除表面白色鱗屑,則露出一層淡紅發亮的半透明薄膜,稱薄膜現象,再刮除薄膜,即到達真皮乳頭層的頂部,此處的毛細血管被刮破,則出現小出血點,稱為點狀出血現象。白色鱗屑,發亮薄膜和點狀出血是牛皮癬的臨床特征。
2、毛發紅糠疹和牛皮癬組織病理學方面亦有差異
尋常型牛皮癬主要表現為角化不全,但靜止期角化過度可能較角化不全明顯,在角質層內或角層下可見由中性白細胞構成的小膿腫。
溫馨提示:根據本病特征性毛囊角化性丘疹和好發部位,結合組織病理一般診斷不難。毛發紅糠疹最顯著的病理變化是角化過度及毛囊角栓,其中可見殘余的毛干,角化不全象圍巾樣圍繞在毛囊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