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來信
我是一個高科技公司的高層主管,負責業務洽談,事業一直一帆風順,但最近發生一些讓我無法坦然的事。上個月坐飛機時,我突然感到胸很悶,心里莫名的緊張,氣也快接不上來。自那以后,我每次坐飛機都有莫名的恐懼,甚至現在已經不敢坐飛機了。你說我究竟怎么了,就我這種工作,能不坐飛機嗎?我現在工作也辭掉了,但問題依然存在。你說我該怎么辦?
心理專家解答
陳女士的問題是一種典型的恐怖癥,從恐怖的對象上分,通常稱為飛機恐怖癥,是焦慮引發的一種癥狀。隨著社會競爭的激烈,各種各樣的恐怖癥明顯增加,而飛機恐怖癥是高層商務主管最容易出現的一種職業病。引發恐怖癥一般有如下幾個原因:
長期的壓力造成身心疲憊
當我們的身心過度疲憊時,我們的免疫系統就很脆弱,繃緊的神經一旦受到沖擊就很容易失去平衡,各種情緒障礙就這樣產生,所以在飛機上的一次很平常的擔心也能打破陳女士的平衡狀況。人的身心是相互影響的,一旦擔心就會緊張,而緊張就引起生理的變化,生理的變化又加重心理的害怕和焦慮,從而進入一種惡性循環。
年齡的增長帶來迷茫焦慮
表面上,陳女士經驗豐富、工作輕車熟路,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得到的東西越來越多,提高的空間越來越小,而新的需要還沒有形成,我們會越來越無力、迷茫。同時社會的快速變遷,年輕人的有力沖擊,也給陳女士帶來無形的壓力,所以這個年齡容易疲憊和焦慮。
感性長期向理性妥協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為明天奮斗,很多人都把快樂留給明天,把辛苦留給今天。人追求快樂和舒服的需要總由于社會形成的價值觀而被壓抑和放棄。感性一直在理性面前妥協,表面上很成功,但感覺上并沒有帶來快樂,所以內心深處一直在對抗。這種沖突無形中迷糊了我們的目標和方向,表面上理性戰勝感性,事實上卻出現了恐怖癥這樣的結果,就像餓時肚子會叫一樣,它僅僅是一種心理亞健康的信號。
缺乏戰勝危機的鍛練
抗衡壓力、平衡沖突是人本身的一種能力,很多人是從小培養的。而看陳女士的成長經歷,我們不難發現,陳女士出身名門,從小就在保姆的護理下長大的,保姆的職責遠沒有母愛那樣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所以陳女士從小就缺乏安全感。同時,父母物質上的提供又讓陳女士沒有機會去征服各種威脅和壓力,長大后一旦面對壓力就出現無法承受的局面。可以說,產生恐怖癥僅僅是陳女士面對壓力時想逃脫而使用的一種“體面”的方式。
心理專家建議
類似這種恐怖心理,只有第一次是真正由于焦慮引發的,以后恐怖的對象都是記憶中的那種情境,不是客觀事物。所以在解決恐怖癥時,要先把求助者的感覺從當時引發恐怖的情境中分離出來,讓他們的各種感覺器官去接觸客觀事物,把所聽到的、看到的、聞到的、感覺到的都真實反應出來,這樣就會發現事實并沒有那么可怕。
當然,真正的根源還在于當事人的安全感不足而引起的,所以增強自身的安全感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同時,忙碌的人們不要忘記聆聽內心的聲音,當我們的某些需要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我們的身體自然會告訴我們。如果沒有合理排序,會混亂和沖突,而焦慮也就產生。所以尊重各種需要,并從中選擇最需要滿足的,然后去滿足它,這才是解決的根本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