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脊柱腫瘤?脊柱腫瘤分為原發性和轉移性兩大類。其中,原發的良、惡性腫瘤各占25%,轉移瘤約占50%。近年來惡性腫瘤發病率的逐步增高,特別是惡性腫瘤治療水平的不斷提高,惡性腫瘤病人存活時間不斷延長,使惡性腫瘤出現遠處轉移的臨床病例也越來越多。因此總的來說發生于脊柱的腫瘤是惡性多于良性。脊柱腫瘤有哪些表現?
脊柱腫瘤沒有特征性表現,初始常常為局部不適、間歇性隱痛,休息或一般止痛藥治療可緩解。疼痛位于病灶平面下方,不易定位。后轉變為持續性劇痛,用藥難以緩解,并逐漸出現脊髓或神經受壓癥狀,輕者雙腿發軟,感覺減退,繼之行動不便,大小便失禁,下肢癱瘓等。對于中老年進行性持續性腰背疼痛伴有夜間痛患者,應警惕脊柱腫瘤的存在。脊柱腫瘤對人體有何危害?
脊柱良性腫瘤一般不對病人的生命構成威脅,而脊柱惡性腫瘤將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此外,腫瘤不斷生長常常早期出現脊髓及神經根損害的并發癥,包括腫瘤對脊柱強度的破壞而出現的病理性骨折,以及腫瘤本身對脊髓及神經根的壓迫,使病人局部劇烈疼痛甚至肢體癱瘓,嚴重影響病人的生存質量。脊柱腫瘤為何易漏診、誤診?
背部疼痛是脊柱轉移瘤患者最常見的癥狀,經常早于其他神經癥狀數周或數月。脊柱腫瘤患者可以見到兩種性質不同的背痛:與腫瘤有關的疼痛和機械性疼痛。與腫瘤有關的疼痛主要表現為夜間痛或清晨痛,并且一般在白天因活動而緩解。機械性疼痛源于脊柱的結構異常,如病理性壓縮骨折導致脊柱的不穩定。這種疼痛是運動相關性的,坐位或站立位增加了脊柱的縱向負荷,從而使疼痛加重。脊柱腫瘤經常被誤診、漏診,有時候連醫生也被疼痛的表象迷惑。這是因為,癌痛和腰腿痛感覺相像,而且在檢查中,只有當骨頭被破壞嚴重,脫鈣達50-70%時,X線片才能觀察到。因此對于頑固性的腰背疼痛,應輔助CT、MRI、ECT及穿刺活檢等多項檢查,以排查脊柱腫瘤的可能。PET/CT檢查,是目前最為先進的影像學檢查,有助于早期發現病灶及定性,但價格較為昂貴。癌癥脊柱轉移還能不能治?
脊柱轉移意味著腫瘤已到晚期,以往很多患者常常會消極對待。但由于患者的相關神經結構被腫瘤壓迫,會感到巨大的疼痛甚至發生癱瘓,生活質量極差。對于脊柱轉移瘤,目前采用手術、放療、化療及生物治療等綜合治療方案。特別是隨著脊柱外科技術的提高和手術器械的改良,通過外科手術,能幫助恢復或保留充分的神經功能、緩解疼痛和確保即時或永久的脊柱穩定,這極大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對于脊柱轉移瘤,既要針對原發腫瘤進行徹底治療,又要積極評價脊椎轉移灶手術切除的可能性。對于腫瘤侵犯脊柱椎體而導致脊柱節段性不穩定或導致脊柱骨折、脫位、伴有神經受損、嚴重疼痛的腫瘤患者,如果身體條件許可,均應積極選擇外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