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頸椎出現不適的癥狀時,大家一般都不以為意,最多也只是休息一下就完事了,很少有人會特地去醫院做檢查,最終讓頸椎病發展到嚴重的情況,給自己帶來了更大危害,那么,頸椎病該如何診斷呢?今天,專家就來講解下頸椎病的診斷方法。
方法一:X線檢查
在頸椎病的診斷方法中,X線檢查常用到的一種。通常經過X線檢查,能夠發現頸椎生理前凸減小或消失;受累椎間隙變窄,可有退行性改變;在年輕病例或急性外傷性突出者,其椎間隙可無異常發現,但在頸椎動力性側位片上可見受累節段不穩,并出現較為明顯的梯形變。
方法二:CT、MRI檢查
近幾年,CT掃描也成為一種人們所熟悉的檢查頸椎病方法。通過臨床觀察顯示,CT檢查對本病的診斷有一定幫助,但在常規CT片上往往不能確診,近年來,不少學者主張采用脊髓造影+CT檢查診斷該疾病。MRI即核磁共振檢查,通過MRI檢查,對該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價值,其準確率明顯高于CT檢查和脊髓造影,但通過MRI檢查對頸椎側方型突出的判定不如對腰椎的準確,這可能與頸椎椎間孔小,缺乏硬膜外脂肪及退行性變有關,在MRI片上可直接觀察到椎間盤向后突入椎管內,椎間盤突出成分與殘余髓核的信號強度基本一致。
通常在經過以上這些方法檢查后,醫生就能夠判斷出病人所患的是否頸椎病,一旦確診了病情,患者就應該抓緊進行治療,這樣可以有效緩解病痛折磨,有效控制病情,避免惡化。